第三十四章 孔氏私學(2 / 3)

此刻的女先生眼中神采奕奕,張勳說著話,她聽著的時候頻頻點頭。

隨即轉身走向講台,拿起板擦,擦掉了這個人文變遷史的命題,以一手漂亮的板書字,寫到:“道宇十大家族勢力的變遷史,以及其真實影響。”

張勳見狀,有些愕然:“老師,在您這討論我們張家或者孔家,都還行,哪怕是李家或者陳家,也都合適,其他的我們小字輩的,認知有限,不太方便議論此事吧?”

隻見女先生仿若覓得知己一般的神情,有些歡愉的扔掉了手中身下的粉筆頭,帶著些許開懷的情緒:“沒事,孔家私學,言論上都不能暢所欲言的話,先輩們以通天實力造就的格局,有什麼意義?”

此刻,女先生身為孔氏族人的驕傲與光輝,盡顯無疑!

這個論題並非隻有女先生感興趣,可以說,在課堂之上的所有學子,此刻都是神采奕奕。

孔氏子弟,本來見識就非一般的廣博,討論人文變遷,隻是一整個課堂,陪著交好的張家兩位子弟,走個過場,以示友好,各方勢力的紛爭與糾葛,以及地域影響,甚至還有映照出的道宇每一個時代偶發事件,才是孔氏學子課堂上所學,或者說所探討的主要方向。

而張勳的見地與認知,已經跨過了孔氏對於張家的認知,這種認知到不是貶低,而是家族常態所導致。

除了孔氏,可以說道宇所有家族都以修為境界的高低視為衡量標準。

孔氏很難以自己的認知標準作為整個道宇大家族子弟的度量尺。

“這個話題,我們一堂課肯定是聊不完的,那麼,就以這個論題,作為張列張勳同學,在我們孔氏遊學的主要討論命題。這之前有一個標的,就是,我們以李家作為道宇第一家族為時間錨點開始往後討論。李,王,張,劉,呂,陳,駱,唐,孔,姚。以這樣的排位順序來探討。”

其實,這是孔氏的另一種自謙方式,孔氏如今道宇第一,是公認的,但是他們從來不以其自居。

而且,就算是當初李家公認第一的時候,孔家也是排在張家和王家的前麵的,那時的他們也以無聲之姿,婉拒了如此排行。

孔先生說著話,就按照她自己說的順序,把十大姓氏書寫在了黑板紙上。

然後饒有興趣的看著張勳。

張勳知道,這是孔先生給予張家的善意,一次博得孔氏年輕子弟好感的機會,旋即默契的說道:“先生,張家如今排在第十一位,這樣寫著不合適,傳出去難免引發非議。”

自謙者對於謙恭人,恒有好感,這是定理。

一時間,幾個對於張家兄弟二人,把不屑一顧的情緒隱藏得還算可以的孔氏男丁,此刻的神色也變得自然了許多。

孔先生笑容可掬的對著張勳點點頭:“無妨,我們是要以這個時間錨點開始,探討接下來的變遷,以及導致變遷的各類史實事跡。”

“先生,我先來吧?”一位女學生,說話的同時還不由自主的朝著張列看了幾眼。

名為孔書辭的先生,笑著點點頭。

“李家,道宇蒼穹之外,仙神界的證實者,是他們為道宇生靈點亮了修行的前路,將本命神由先天隨機資質,定義為先天本能。而且經過證實,哪怕是在普通的普通人,都能在特定條件下,請出本命神顯靈,從而得證,李家所說屬實。而且,在沒有史料的記載下,也就是口口相傳的野史之中,李家甚至是仙神界的締造者,而並非簡單的證實者。據傳說,李家先祖伯陽,在上古封建王朝時期,遊說與各國之間,宣揚道之根本,意圖謀得一個人盡聞道的世間,卻被當時被權欲熏心的各國領主視之無物,萬般無奈之下,締造仙神界,親手創立一個異於世俗的求道之德地。隻是在青黃劫之後,李家六子全軍覆沒,已經完全處於真空般的傳承斷層之後,才有隱世的意味,暫且排在道宇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