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列口中說的是事實,同時也是他自己的人生目標,所以才會主動起身。
遇胸間共鳴,男兒當抒盡豪情!
而張列本身,他有這個實力說這話,他本命神司職淩霄殿四將之一,大力金剛高有乾,本就不是什麼家族秘辛,有心者或者消息通達之人,都能知曉。
饒是孔書辭,此刻也被張列如同宣誓的言語所感染:“好!好男兒當有此誌!”
她示意張列坐下之後,依著張列的言語對著學堂上的眾人作出了詳解:“張家先祖,張道陵,我們尊稱其為張天師,一手在亂世之中,創立張家豪族,帶領著張家從隱世走向亂世,自此立足。這裏有一個挺有意思的趣事,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與不相識的人請教姓名時,大多數我們會說,您好,您貴姓。”
“這種時候,我們大多數人回答的都是,您好,免貴姓陳,或者免貴姓馮,隻有他們老張家,不用免貴二字。”
說到這裏,孔書辭的聲音被孔熊武插嘴打斷:“先生,還有我們孔氏。”
孔書辭難得垮下臉,白了孔熊武一眼後,孔熊武自愧著閉上了嘴。
倒不是孔熊武的插嘴有辱課堂之上的師尊,而是孔家本就以仁義謙卑治家,這種話,不應該是孔氏子弟自己口中說出。
孔書辭的臉變得也挺快,轉而又是繼續言笑晏晏的給大家說著張家她所知曉的底蘊故事:“因為啊,張姓是天姓,老天爺就是姓張,你們說,他們要不要免貴啊?”
這次孔書辭又被打斷,但麵色卻不曾有半點不自然。
因為張勳準備打斷之前,就率先舉手示意了:“先生,張家並非祖天師道陵老祖創立,族史記載,最初的張家是在中原地區的某片大山之中聚族而居,名叫張家灣,而寨主,也就是張家始祖,名諱張百忍,將整個家族治理得相當鼎盛,饒有與天爭仙境之意,惹得上代玉皇頗有不滿,有意刁難,為其設立一億三千二百劫。始祖欣然接受,花費十五億七千萬年,渡完各數劫難,博得李家始祖伯陽青睞,上代玉皇,也就是劉家始祖劉漢秀的玉皇之位取而代之。自此於道宇天下而立張姓,有崇敬始祖,自發而姓的,也有血脈同宗綿延至今的。族史之中,是如此記載的,卻難免會過分神化,個人自行見解,但確為事實,因為我張家中興之祖,君寶老祖的本命神,正是在仙神界中,司職掌管昊天的玉皇大帝張百忍。而先生說的道陵先祖,也是我張家的中興之祖,是他將張家從深山之中,帶到了當初的朝堂之上,呈現在了曆史的舞台之上。”
一席話,張勳說得不卑不吭,語氣謙遜得剛好,事實又繼承了祖上沿襲的無上榮光。
“很好,我是不是說了,這個如果讓張家子弟自己說,會有意料之外的收獲!張勳同學的一席話,不僅說清楚了他張家的立家之本,還觸類旁通地提到了李家始祖以及劉家始祖。隻是張勳,你說的老師都知道,而且自你家道陵先祖之後,到第四代天師張盛真人,你張家才重新回到張家灣棲居。隻是這些同學們還並未有深刻的研究,目前給他們講得過早了,容易將一些事情給弄混雜了。”
孔書辭言下透露的意思,除了對張勳的欣賞,和遇知音的酣暢,大有要與張勳在知識底蘊上一較高下之意。
“是學生唐突,先生您繼續。”張勳躬身禮敬之後,徑直坐下。
孔書辭怎麼會放過這樣一位通曉族史的年輕人,隻是課堂之上不便深入探討:“張勳,在我孔氏遊學的空暇時光,有機會我們常喝茶。好了,我們繼續。”
張勳點點頭,他也很佩服孔書辭一位外姓人,對於張家族史的了解,孔氏族人,名不虛傳。
此刻本應該接在孔熊武之後發言的孔玄,站起身來,接著以他對劉家家史的了解發言。
張列此刻低頭轉向張勳低聲問道:“你怎麼知道這麼多?老祖給你講的麼?他都沒有給我講過。”言語之中,不無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