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複興社的戈培爾——鄧文儀(3)(3 / 3)

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渡過長江後,以摧枯拉朽之勢,很快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漢、長沙等大城市。10月上旬,兵臨廣州城下。當時,鄧文儀已逃到了廣州,在閻錫山拚湊的所謂“戰時內閣”中任政工局局長,指揮國民黨特務繼續進行各種破壞活動。在一次軍警特務頭子會議上,他曾揚言:“所有嫌疑分子應迅速逮捕,所有政治犯應迅速處決。”在他的指導下,反動軍警在廣州大搞白色恐怖,僅中山大學一次就有156人被捕。

在廣州解放前夕,鄧文儀曾命令廣州衛戍司令李及蘭大肆破壞城市設施,犯下了種種罪行,最令人憤恨的是他下令炸毀了廣州市區的海珠橋。海珠橋是廣州人民用血汗建築的橫跨珠江的大鐵橋,工程浩大,建築雄偉,是廣州人民引以自豪的建築之一。國民黨要破壞大橋的消息傳出後,廣大市發紛紛派代表向廣州當局請願,堅決反對破壞大橋,但由於鄧文儀等人的幹涉和阻撓,請願毫無結果。

10月14日,國民黨軍警突然宣布大橋“緊急戒嚴”。不久,又宣布解嚴,車馬行人照常行駛。可人們哪裏知道,喪心病狂的反動派已經在他們腳下安裝了400多箱黃色炸藥。下午6時,隨著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鋼架結構的珠海大橋騰空而起,橋上的一切化為烏有,途經行人炸得粉身碎骨,橋下的船隻也頃刻間化為支離破碎的木板,一時間,珠江兩岸呻吟聲四起,慘絕人寰。事後統計,海珠橋血案造成災民三千,死傷五百,沉毀民船百餘艘,震損房屋數百間,海珠橋血案教育了廣州人民,更增強了他們對國民黨的無比仇恨。

早已跑到成都的蔣介石,得知這一消息十分高興,稱讚鄧文儀等人幹得好,而鄧文儀也以此在台灣國民黨政壇上又混了幾年。

晚年鑽研道教,為台灣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名譽會長,率四海同心會祭祖團回大陸

鄧文儀隨蔣介石到台灣後,被任命為台灣國民黨省黨部主任委員、“行政院”內政務次長等職,但已不掌握實權了。他一手經辦的政工局被蔣經國接管,改為“國防部”總政治部,蔣經國任主任。3年後,他又辭去其他職務,專任政務次長,也曾任國軍退役官兵輔導員會副主任委員。20世紀60年代以後,他退出政界,皈依道教,影息山林,整日和一班道士談經說道。從1983年起擔任台灣道教總會理事長,並從事著述。

80年代後,鄧文儀任台灣中國民主和平統一策進會主任。1991年,台灣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成立,鄧文儀被推為名譽會長,劉番為會長。4月5日,鄧文儀、劉番率該地祭祖團到陝西橋山祭掃黃帝陵。祭文寫道:“四十年寒暑,癸奠愧疚,兩岸黃埔,相期互助。率團謁陵,同心相求,河山一統,萬世行秋。”

鄧文儀在接受《中國新聞》社記者采訪時說:“台灣同胞來橋山祭拜黃帝陵的機會很難得。我想說的話很多,但最要緊的還是祖國盡快統一。中國統一,好處很多,海內外同胞都應為此竭誠努力。”隨後,鄧文儀、劉番率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祭祖團到達北京,同黃埔軍校同學會進行了座談,4月10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接見了鄧文儀等。在交談中,鄧文儀再次表達了希望祖國盡快統一的迫切願望,並表示願為此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