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複興社的戈培爾——鄧文儀(3)(2 / 3)

被人稱為“造謠公司”總經理和滿天飛的“空中使者”;是國民黨當局破壞國共和談的“打手”;奉命勸阻陳明仁起義未果;是下令炸毀廣州市區海珠橋的凶手

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采納了美國的建議,將原軍委會政治部第一廳改為國防部新聞局,後又改為政工局,一直由鄧文儀但任局長,同時,鄧還擔任了國民黨國防部軍事發言人的職務。內戰時期國民黨中央社的有關軍事新聞幾乎全是通過鄧文儀之口轉述的。這一時期,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負責戰地宣傳和軍事新聞發布,被人稱為“造謠公司”總經理和滿天飛的“空中使者”。

國民黨發動內戰後,不斷遭到失敗。為了鼓舞士氣,拚命開動宣傳機器,顛倒是非,往往把敗仗,把“全軍覆沒”說成“國軍大捷”,以至於有人要反麵理解國民黨的宣傳,才能了解事實真相。另外,鄧文儀主管戰地宣傳工作,有時甚至親自出馬,乘飛機到陣前空投傳單,以鼓動國民黨軍隊的士氣。他更多的時候是代表蔣介石親臨前線,充任蔣介石的“空中使者”。

1947年5月,國民黨第八軍李彌部在山東臨朐與我華東野戰軍展開激戰,李彌十分頑固,陳毅曾三次派人前往勸其棄暗投明,均遭拒絕,消息傳到南京,鄧文儀命令手下大肆渲染。不久,蔣介石又親派鄧文儀飛臨山東濰縣慰問,對李彌慰勉有加,並授予青天白日勳章。李彌受寵若驚,對鄧文儀說:“感謝鄧局長冒矢石之險前來慰勞,李某這下可算通天了。”

同年夏,胡宗南進攻延安,鄧文儀乘機飛到西安,組織了“陝北工作團”,以王超凡為團長,黎宗銘為副團長,並將從南京政工局帶來的一批人交給黎宗銘帶往延安,從事反動革命活動,鄧文儀還用畫冊“偉大的蔣介石委員長”及法幣50萬元買通地主張永泰,讓其在大會上誣篾共產黨“壓迫剝削人民”。又強迫一參政員誣篾共產黨不民主,並命令劉培初組織保甲,以達到反共的目的。

1948年9月,鄧文儀晉升中將軍銜,當時,華東野戰軍發動了濟南戰役。鄧文儀的黃埔一期同學王耀武死守城池,困獸猶鬥。蔣介石為給王耀武打氣,派鄧文儀飛往濟南。飛機飛抵濟南上空時,已無法降落,鄧文儀隻好向城內空投了一個信袋,和王耀武在對講機裏說了幾句話,就匆匆回南京複命去了,鄧剛飛走不久,濟南即被解放軍攻下,王耀武作了俘虜。

淮海戰役期間,黃維的第十二兵團被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包圍在安徽蒙城雙堆集地區。當時,蔣介石一麵令黃維兵團,並派鄧文儀乘飛機到蚌埠督戰。

鄧文儀一到李延年的指揮部,就將蔣介石的親筆信交給他說:“黃維的安危全仰仗你了。”正在此時,一陣激烈的炮火打來,震得泥土亂飛。李延年無可奈何地對鄧文儀說:“我盡力而為吧,戰場的情況你也看到了,我勸你還是早一點離開,我是不敢留你在這兒過夜的。我是帶兵的,隻有聽天由命了。”鄧文儀見勢不妙,隻好乘飛機離開蚌埠。不久,黃維兵團被殲,李延年兵團也受到了重創。

1949年初,蔣介石宣布“引退”,回奉化溪口進行幕後指揮,鄧文儀經常到溪口去看望蔣介石,麵對國民黨軍隊的接連慘敗,他感到心灰意冷,白天依舊一副君子模樣,晚上則下舞場,玩麻將,花天酒地。

蔣介石宣布“引退”後,李宗仁上台擔任代總統,繼續進行“和平攻勢”。4月1日,以張治中為首席代表的“南京政府和平商談代表團”啟程離寧赴平。南京政府實行真和平,反對假和平。蔣介石聞訊大怒,向鄧文儀下達了鎮壓的手諭。接著,軍警、憲兵、特務方麵頭目開會,宣讀了蔣介石的手諭。接著,軍警、憲兵、特務一齊出動,對遊行示威的學生和群眾大打出手,打死2人,打傷200多人,這次“四一血案”,是國民黨破壞和談的嚴重步驟,而蔣介石是幕後指揮,鄧文儀等則充當了打手。

長沙起義前夕,陳明仁尚在猶豫。蔣介石派鄧文儀飛抵長沙做陳明仁的工作。鄧、陳二人同為黃埔一期,私交很深。鄧文儀向陳明仁轉交了蔣介石的親筆信,並對他說:“子良兄(陳明仁號子良),你我都是校長的學生,現在許多都在背叛他,他待你我不薄,你可不能見利忘義啊!”陳明仁聽了低頭不語。鄧又說:“不要忘了你是血戰四平的英雄,共產黨能忘了那筆血債嗎?”陳明仁聽了此話頗感不快。他抬頭對鄧說:“此一時,彼一時,陳某人並不是因為怕死才有此舉的。”當時,起義已迫在眉睫,陳明仁的部下建議將鄧文儀扣留交給共產黨。陳則說:“鄧是一介書生,又是信使,人各有誌,道不同不相謀。”鄧文儀見陳明仁主意已定,隻好悻悻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