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軍統梟雄——康澤(3)(3 / 3)

下午6時許,康澤由坑道進入中心碉樓底層,仍然席地而坐,一言不發。過了一會兒,一個正在亂打槍的憲兵驚恐地喊:“他們已經打進司令部裏來了!”康澤仍紋絲不動,沉默無語,仿佛已經失去了知覺。突然,一顆手榴彈從左射孔飛了進來,一聲轟響,碉樓底層血肉橫飛。康澤的兩腿被彈片擦傷了些皮,可他卻把身上塗滿泥土,臉上塗滿汙血,躺在屍體堆中裝死,企圖蒙混過關,結果被衝進來的解放軍查出,當了俘虜。等他換了衣服洗過臉之後,人們才清楚地認出,這個高額頭、粗眉毛、方臉大嘴的俘虜是康司令官,隨後,康澤被押往豫西。

康澤對蔣介石竭盡忠心,而蔣介石對他也倍加信任,兩人關係非同一般,所以,蔣介石校長相信他的得意門生會履行誓言,“與城共存亡”。7月20晚,蔣介石與何應欽、顧祝同、衛立煌、宋希濂等軍事將領共進晚餐,席間談及康澤的下落,蔣介石對大家說:“我對康澤十分了解,他是不會被俘的,很可能已經像張靈甫那樣為黨國而壯烈成仁了。”

7月22日,國防部政工局局長鄧文儀在南京記者招待會上宣稱:第十五綏靖區司令官康澤於襄陽作戰中業已殉難。第二天出版的《大公報》對此作了報導。但是,當月下旬的《新聞天地》中透露了康澤的真實下落:“共產黨新華社於17日夜晚已宣布康澤被俘。”此時,康澤的夫人正住在南京的一個部下家裏,得知此訊,痛哭三日不止。

在蔣介石看來,康澤與共產黨作戰,必定會成為“壯烈成仁”的英雄,無奈學生不爭氣,反而被俘。蔣介石為使自己從難堪中解脫出來,決定重新塑造康澤的高大形象,將其“壯烈成仁”型英雄轉換成“抗節不屈型英雄”。

被特赦釋放,晚年生活安定,時有文字發表

康澤於1948年7月16日被人民解放軍俘虜,從此開始了他長達十幾年的改造生涯。

1964年7月,蔣介石在第9次黨務工作會議上,再次提到他的學生康澤:“記得在前年常務工作會議上,我曾經提到康澤同誌在大陸上被俘囚禁之中,十幾年來抗節不屈的情形,今天我願意重複提出來再說一回。康同誌遭受共匪煉獄的折磨,身體早已衰謝不堪,據說他的牙齒都脫落得快沒有了。這十多年,真不知道他是怎樣熬過的!他的兒子曾經見過他,其時正值隆冬季節,可他卻還是破衣一襲,寒徹骨髓。他對他的兒子表示,無論共匪鼎鑊刀鋸,任何威脅利誘手段,都不能磨損他革命的意誌。當他的兒子將要回來與他告別的時候,他曾向其兒子低聲叮嚀說‘你回去告訴在台灣的同誌,國民黨隻要能團結,就有希望,就必成功。’凜然的節概,實在使人懷念和感歎!大家知道,康同誌原為大陸時代青年團領導幹部之一,他曾經參加每一次的革命鬥爭工作,對黨團以往種種內外工作關係,和本黨在大陸失敗的原因,當然他最為了解。現在於其身罹百苦之餘,說出了我們黨的失敗之由和複興之道,這不是他後悔莫及之言,而是的確獻出了他自身肺腑的血誠,這豈不是我們今日在會的每一同誌的教訓?”

蔣介石此番言語,句句動情,可惜的是,與康澤在大陸的實際情況相距甚遠。

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解放軍對康澤這個反共20餘年的特務頭子實行寬待政策,非常關切地給他治傷治病。人民解放軍中原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將軍還在戎馬倥傯中接見了他,推心置腹地跟他這位四川老鄉談了話。

中國共產黨也給了雙手沾滿了革命烈士熱血的人民公敵康澤重新做人的機會。經過一段時間的改造和反省,1961年康澤被批準監外就醫。1963年4月,康澤被特赦釋放,任全國政協文史專員。

康澤先後撰寫了《複興社的緣起》、《三民主義青年團成立的經過》、《我在國共第二次合作談判中的一段》等等回憶性文字。

1972年康澤在北京逝世,享年6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