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剛剛在閱讀的時候,爸爸專心致誌,而媽媽卻有幾次溜號,是不是媽媽的態度不好呢?
蕭蕭爸爸和媽媽都沒有說話,我看得出他們在斟酌我所說的話。
那麼蕭蕭數學差,問題究竟出在哪裏呢?真的像爸爸說的,他懶惰、他注意力不集中嗎?不能輕易給孩子下結論,更不能當著孩子給予負麵的評價,這會極大地傷害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不足,原本“會的東西”也可能變成“不會”。
接下來我選擇在遊戲教室和蕭蕭開始對話。選擇這裏,是因為這裏的氛圍比測試室輕鬆。一個經常被父母打擊的孩子,太需要輕鬆的氛圍了,所以我盡量讓測試看起來像是做遊戲。我先拿給他一張圖,上麵有一組樹葉,我請他記下來,然後更換了一張,這張上麵有許多形態各異的樹葉,其中包含他剛剛看到過的那組,題目就是讓他把那一組找出來。
蕭蕭一下子就找到了。當他用小手指著正確答案時,爸爸媽媽的表情才稍有緩和。
然後我又出示了一組數字,同樣讓他記住,再拿出另外一張滿是數字組合的測試紙,讓他來找。
這次他沒有找出來。
“你怎麼不仔細看,想什麼呢?!”爸爸忍不住發火了。
我示意他稍安,然後問蕭蕭:“為什麼你剛剛可以輕鬆地找到樹葉,現在卻不能找出數字呢?”
蕭蕭想了想,特別認真地對我說:“因為樹葉圓圓的,大大的,葉子裏麵還有很多小道道……”
雖然他還不能說出那是“葉脈”,但是沒關係,已經很好了,這說明他可以觀察到事物的基本特征,然後運用簡單的規律記憶方法記住,再通過相似當中找不同的排除方法,找到正確的答案。
這證明孩子的基本能力還可以,但數字組合沒有找出來,又是為什麼呢?
“6、8、9、1、0……這些數字你不認識嗎?你好好看,這些你都學過。”媽媽忍不住提示道。
孩子看著媽媽的眼神有些無辜。
我問媽媽:“您怎麼來記這組數字呢?”
“念一遍,就這幾個數,這不一下子就記住了?”媽媽說,“這孩子也不笨呀,怎麼這麼不開竅?他就是不喜歡數字,一遇到數字的題目就犯暈。”
“蕭蕭,老師告訴你一種方法,你能把它們都記住,你信嗎?”我說。
“真的?”蕭蕭將信將疑。
我先告訴蕭蕭這組數字除了“1”之外,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有一個封閉的圓。
蕭蕭按照這個方法很快在一堆數字中找到了這組數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