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3)(1 / 3)

第十章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3)

曹操又連忙攙他:“陳先生,我可當不起您這一拜。”

身份已明確,曹操便放心了,忙問:“先生與許周二人有何事要操效勞?”

陳逸道出來意後,可把曹操嚇壞了:

當今天子劉宏本是河間王一脈,在翻修南宮之後,竟要擴建昔日河間王府,命冀州刺史王芬辦理此事,卻是工費自籌。如今冀州民不聊生,王芬數諫,皇上不從,竟還要北巡回舊宅居住。冀州吏民無不激憤,因此王芬與許攸、周旌、陳逸歃血為盟,要借昏君北巡之際將其扣留,另立宗室合肥侯為帝。現聞朝廷欲征曹操典軍,特意來請他加入,以為內應,同謀廢立之事。

“孟德賢弟,正因此事機密他們才不能親自前來。世人多知你與他們相識,可你我二人素未謀麵,我來不會有人懷疑。你可願與我等同為此謀?”陳逸迫切地望著他。

曹操從驚詫中清醒過來,起身踱了幾步道:“恕小弟不能從命。”

“啊?”陳逸似乎沒有想到這個結果,“莫非孟德對我還有什麼懷疑?”說著他從懷裏掏出一卷書簡遞給曹操,“在下卻是子遠差來,此物你必識得。”

曹操展開一看,不由感慨萬千:此物豈能不識得,這是橋公家學,昔日親筆所寫的《禮記章句》啊!看見橋玄的筆跡,曹操一陣哽噎。

陳逸見狀忙趁熱打鐵:“孟德,此乃橋公賜予許子遠之物,你看在橋公之麵可否相助?”

曹操閉上眼搖了搖頭:“橋公若知,必不肯縱容子遠為此無父無君之事。”陳逸又道:“那周旌呢?當年你為爭一婢打死人命,周旌與你不過一麵之交,竟上下打點。沛國相師遷獲罪亦與此事有幹,如此厚重的恩德,你都不念嗎?”

曹操心頭又是一震,歎息道:“此婢現乃小弟內子。小弟自當感念周旌之德,但師郡將一代耿介之臣,若在天有靈,定不會同意私自廢立之事。”陳逸見此二人無用,忙起身再揖:“此二人不論,在下之父名揚海內,為一代士人之尊。終被昏君閹豎所害,孟德請念家父之冤,憐在下之孝,解天下黎民之倒懸。”

曹操心緒更亂,隻得攙扶道:“陳兄執迷不悟,令尊為鬥奸人三貶三複,幾曾有過廢立之心?當年他有太傅之尊,竇武有國丈之威,二人忠心報國隻除奸佞未有僭越。兄如今所為對得起令尊嗎?對得起朱震一門舍命相救嗎?”

陳逸反被他問得啞口無言了,隻得仰天長歎:“唉……人各有誌不得強求。因愚忠失此良機,天下百姓還要受苦。大義當前,大義當前啊!竟不念伊尹、霍光之義哉?”說罷就要走。

“陳兄請留步。”

陳逸回過頭來:“孟德回心轉意否?”

曹操依舊是搖頭:“你們太癡了!此事絕難功成,小弟試為汝等解析,可否?”

“願聞其詳。”

“夫廢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古人有權成敗、計輕重而行之者,如兄所言伊尹、霍光。伊尹懷至忠之誠,據宰臣之位,處官司之上,故能進退廢置,計從事立。至於霍光,他受孝武帝托國之任,乃是外戚之人。內有太後居宮中秉政決策,外有群卿處朝堂隨聲附和,加之昌邑王即位日淺,未有貴寵,朝乏黨臣,議出密近,故能廢立於掌握,事成如摧朽。”曹操走到陳逸麵前,拉著他的手,“陳兄,今諸君徒見昔日之易,未睹當今之難呐!您好好想想,結眾連黨,串通諸侯,這何異於當年的七國之亂?以合肥侯之貴,難道比得上吳王劉濞、楚王劉戊嗎?行此非常之事,欲望必克,豈不危乎!”

可謂一言點醒夢中人,陳逸不禁悚然:“這、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