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偏執症患者:海瑞(2)(1 / 3)

“海筆架”的樁樁件件,逐漸成了浙江官場上日不可少的新聞,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連浙江總督胡宗憲都成了熱衷的傳播者。一天,在全省的高級官員會議開會之前,胡宗憲神神秘秘地告訴大家:“我昨個兒聽說‘海筆架’給他母親做壽,居然上街買了二斤肉!淳安縣的肉販子都說,沒想到這輩子還能做到海縣令的生意!”全會場哄堂大笑。

海瑞就這樣成了全省官場上的“海怪物”。

是誰造就了“海怪物”

把海瑞變成“海怪物”的不是別人,正是他所崇拜的太祖朱元璋。

明朝初年,弘文館學士羅複仁居官簡樸,為人老實,人稱“老實羅”。一天,朱元璋忽然動了念頭,要調查“老實羅”是真老實還是假老實,到羅家私訪。羅家在城外邊一個小胡同裏,破破爛爛東倒西歪幾間房子,“老實羅”正扒在梯子上粉刷牆壁,一見到皇帝來,著了慌,趕緊叫女人抱一個小杌(wù)子請皇帝坐下。朱元璋見他實在窮得可以,老大過意不去,說:“好秀才怎麼能住這樣的爛房子!”即刻賞給了城裏的一所大邸宅。(吳晗《朱元璋傳》)其實,使“好秀才”不得不住這樣爛房子的人正是朱元璋自己。開國初年,正是他為官員們定下了曆朝以來最低的俸祿。

之所以規定低薪製,一是因為開國之初,財政困難;二是貧民出身的朱元璋心底對官員們總有一種仇恨的潛意識,他不希望這些人被自己養肥;三是讀書人都是孔孟之徒,他們入仕,出發點應該是行孔孟之道,並不應該為一己私利。所以,薄俸正好有利於他們砥礪節操,保持正氣。正所謂“存天理,滅人欲”。低薪製其實是中國基於儒家學說的一種政治傳統,隻不過其他朝代沒有低到這樣讓人吃不飽飯的地步。

一方麵是官俸低得不足以維持正常開支,另一方麵是官本位,官萬能,各級官員權力不受約束,製定各種土政策,進行各種亂收費幾乎沒有任何障礙。這種製度的荒悖,正如同“渴馬守水,餓犬護肉”,導致官員們的整體腐化成為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

在這種製度下,隻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做清官,一絲不取,結果就是甘於正常人無法忍受的貧窮。明朝的著名清官軒(ní)“寒暑一青布袍,補綴殆遍,居常蔬食,妻子親操井臼”,秦“廉介絕俗,妻孥菜羹麥飯常不飽”。在清官的傳記上,這種窘狀比比皆是。另一種就是遵照官場慣例,通過土政策來維持開支,支撐關係網的建立。而一旦越限,人們的欲望往往一發不可收拾。就像遇到了適合環境的細菌,貪汙不可抑止地瘋狂生長。

對於製度性腐敗,曆朝以來對付的辦法隻有兩個:一個是“殺”,從肉體上消滅貪官;另一個就是“教育”,通過樹立典型,大力表彰,提倡正確的導向,來感動人教育人轉化人。

這兩種辦法都如水中撈月,無濟於事。曆朝以來,以明太祖朱元璋懲貪最為堅定,對官員要求最為嚴苛,然而,偏偏是他定下一係列懲貪祖製的明王朝,腐敗得登峰造極。

在朱元璋看來,別的罪過都可恕,隻有貪汙,一個也不能饒過。他製定了殘酷的懲貪法律,規定凡貪汙六十兩以上者,均梟首示眾,而且還要把人皮剝下來,裏麵填上幹草,擺到官府公堂對麵,用來警告繼任者。後來,見此舉仍不能製止貪汙,又規定:“今後犯贓者,不分輕重皆誅之!”隻要是貪汙,即使隻有一兩銀子,照殺不誤!除了殺頭之外,朱元璋還製造出抽腸、刷洗、錫蛇遊(用熔化的錫水灌進人口)等駭人聽聞的酷刑來懲罰貪汙犯。

洪武皇帝的治下如同地獄再現,帝國幾乎每個縣的縣衙裏都擺著一個皮人,舉國殺掉的官員十數百萬。上自朱元璋的義子幹兒、皇親國戚,下至無品級的胥吏,隻要稍涉貪汙,一個也不放過。

在大屠殺的同時,朱元璋還十分重視樹立典型,表彰先進。他先後樹立了王升、王興宗、陶後仲、隋斌、王平等數十名廉政典型,對他們加官晉爵,大加封賞,並且編了《彰善榜》、《聖政記》等宣傳材料,廣為宣傳他們的事跡。嚴懲和教育,朱元璋的力度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效果如何呢?雖然一時之間貪官似乎大為減少,然而,力度稍稍減弱,貪汙又如雨後春筍,勢不可擋。治理了二十多年,到了晚年,貪汙案件仍然層出不窮。朱元璋連聲哀歎,前邊的死屍還沒有收走,後邊的繼任者又貪汙上了。治理越重,貪汙的反倒越來越多。“似這等愚下之徒,我這般年紀大了,說得口幹了,氣不相接,也說他不醒!”

其實癡迷不醒的,是幾千年來的中國政治。幾千年來,從來沒有人嚐試過用其他辦法來治理腐敗,沒有人考慮過製度的合理性。

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是這樣一種缺乏自省精神的文化。在這樣一個完全封閉的文化體係包圍下,一切都有現成的正統解釋,人們已經喪失了建設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清官是官場上的反麵教材

從某個角度來說,海瑞的心和朱元璋是相通的。海瑞對朱元璋的殘酷懲貪措施完全讚成:

我太祖視民如傷,執《周書》“如保赤子”之義,毫發侵漁者加慘刑。數十年民得安生樂業,千載一時之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