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1 / 2)

幾分鍾後,張雲清和劉思媛這個素未謀麵的女孩成為了微信好友。點開劉思媛的微信朋友圈,裏麵可以看到劉思媛的一些自拍照片。

劉思媛在深夜電台做主播,吃夜宵的時候比較多,除了自拍照自然還有一些深夜報複社會的餐飲照。

“倒是個充滿童趣的姑娘。”張雲清暗忖。

從照片上看劉思媛也就二十出頭的樣子,中長發,有一張精致的鵝蛋臉,在這個瓜子臉美女盛行的時代,一個鵝蛋臉美女讓人有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不過張雲清也知道女孩化妝前後的差別太大,不是每個女孩都像張思琪那樣敢以素顏示人,至於那個冷若冰霜的王羽佳那是真的天生麗質,不施粉黛也叫人一眼難忘。照片上的劉思媛都化了妝,雖然不是濃妝,但本人有沒有照片上好看就兩說了。

看了一會兒,張雲清又覺得沒什麼意思,便關上了手機。不知是不是因為生疏原因,兩人雖然成為了微信好友,但誰都沒有開口打破沉默。借著劉思媛還沒到的這段時間,張雲清開始梳理關於幾件案子的頭緒。

這才是他心目中最重要的事情,也是他回國參加工作的一份投名狀,而且還關係到張思琪二人的師父,張雲清爭取把案子辦得漂亮一點。

首先是李剛案,昨天中午張思琪在李剛家裏發現了一枚斷指和凶手留下的紙條,這個凶手張雲清定為凶手一號。李剛家裏沒有被翻亂的痕跡,門沒有被撬過,一號凶手是用李剛家鑰匙進入李剛家的。

李剛今年三十六歲,單身獨居,父母都在外地生活,朋友不多,社會背景簡單。案發後警方就開始調查李剛失蹤前後與他接觸過的人,同時也調取了李剛手機最近的通話記錄,人抓了一波又一波,放了一波又一波,目前還沒查到有價值的線索。

關於這件案子有三個破案關鍵:第一,李剛是個智勇雙全的刑警,能神不知鬼不覺地擄走他,證明一號凶手可能是李剛認識的人,也有可能是李剛在調查積案過程中接觸到的涉案人員,一號凶手趁其不備將李剛擒下;

第二,事實已經證明一號凶手的出現與警方複查積案有關,他在以前犯的案子中留下了致命的破綻,這也是他敏感的原因。隻要查出李剛最近在調查什麼案子,或者查出一號凶手當年犯下的案子,那麼就有可能抓住凶手。

第三,這一點是張雲清剛剛在梳理思路時才猛然間發現的。如果一號凶手是李剛在調查積案時接觸到的人,如此敏感的一個人,他去了李剛家為什麼沒有翻亂現場?難道他就不擔心李剛會在家裏留下不利於他的證據或是線索?

一號凶手有可能看過了李剛家的積案卷宗,但卻沒有動亂現場說明了什麼?

張雲清想起一個重要的細節,在國內老派的刑警在辦案時都會隨身攜帶一個公文包,公文包裏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筆記本。

有時刑警會用它來對證人、犯罪嫌疑人做筆錄口供,有時它會記錄這個刑警平時辦案的思路、技巧、工作經驗或是抓捕犯罪嫌疑人的行動方案。從李剛家搜查回來的東西卻沒有這個重要的筆記本。換言之,一號凶手可能得到了它!

想到這裏,張雲清當即掏出手機想要給張思琪去一通電話詢問筆記本方麵的情況,但最後還是耐住了性子,關於這件事的調查並不是迫在眉睫,不用急於一時。

勺子輕輕攪動著杯中的咖啡,聞著撲鼻的咖啡香味,看著攪拌時產生的漩渦,張雲清的思緒進入了對第二件案子的梳理。

第二件案子是八年前的無頭女屍案,案情很簡單。殺人、割頭、拋屍,整個作案行為幹淨利落,現場隻留下女死者的一部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