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篡改與翻案·在曆史中倒下(2)(2 / 2)

嚴嵩的處世之道值得人們借鑒。《明史紀事本末·嚴嵩用事》說:“況嵩又真能事帝者;帝以剛,嵩以柔;帝以驕,嵩以謹;帝以英察,嵩以樸誠;帝以獨斷,嵩以孤立……猜忌之主,喜用柔媚之臣。”這雖是在詆毀嚴嵩,但也說明了一個問題,為了把事情辦成辦好,下級對待上級,要有能屈能伸的精神。安南事件,不是嚴嵩,能換來兩國兩百多年的和平?王聯事件,不是嚴嵩,以胡纘宗為首的一百多人就要冤死在嘉靖皇帝的刀下。許多農民起義,不是嚴嵩站在勞動人民的角度上,采取安撫的政策,不知道會屈殺多少人,給國家帶來多少災難!中國落後的重要原因是長期封閉自守。嚴嵩一麵剿倭,一麵極力主張允許正經商人通商貿易,隻對不法海盜堅決打擊;極力主張明蒙和談,開市貿易。如果像夏言一樣“打”字當頭,國家能安寧嗎?不會。如果像海瑞那樣抬棺強諫,胡纘宗等人能夠死裏逃生嗎?也不會。人們長期把楊繼盛指責嚴嵩開通馬市“十不可、五謬”當忠臣愛國的典範,他到底是在愛國還是在誤國?嚴嵩執政二十年,不但將明朝的經濟推向了鼎盛,還在妥善處理國際事務、正確對待民族問題、理智認識人事關係等多方麵,給後人留下了許多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

要真正了解嚴嵩,光看《明史》不行,萬曆年間以後各類人士道聽途說留下的各種資料均不足為憑。從嘉靖、隆慶年間的大臣人物傳記中,或多或少都能捕捉到嚴嵩的相關信息。比如《列朝詩集·胡瓚宗傳》:“家居數年,而有詩案之獄。戶部主事王聯,瓚宗在河南所笞貪令也,上書訐瓚宗‘聞大駕幸楚’詩,有‘穆天湘竹’之語,世宗大怒,下之獄。嚴分宜、陶恭誠力救之,乃得解。”王聯案《明皇大事記》裏麵有載,這麼大的事情,卻沒說它跟嚴嵩有關。

又比如左都禦史趙錦,嘉靖三十二年(1553)正月發生日食,他充分利用嘉靖皇帝好道的這一特點,稱這是老天爺在發怒,要懲罰嚴嵩。嘉靖皇帝大怒,以誣陷大臣為由將其下獄問罪。但趙錦千方百計攻擊嚴嵩,並不代表嚴嵩十惡不赦。因為禦史言官們的職責就是在大臣們的身上雞蛋裏麵挑骨頭,嚴嵩肯定不是完人,大家告一個倒一個,很多人心裏不服,其前仆後繼的逆反心理也就很好理解了。徐階下台後,很多人為嚴嵩翻案,趙錦就是其中的一個,《明史·趙錦傳》記錄的趙錦為嚴嵩翻案的那道奏折,就是揭開徐階誣陷嚴嵩的一個重要證據。因為嚴嵩翻了案,嘉靖皇帝奪帝位、隆慶皇帝殺弟弑父的事情就會公之於眾,這是嘉靖皇帝的子孫們萬萬不能答應的。所以,嚴嵩是不是奸臣,就隻能由人們世世代代去評說了。

數百年來,分宜縣的鄉親們一直自發地不讓詆毀嚴嵩的各種戲曲在縣境內上演。1998年11月17日,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和新餘市人民政府聯合組織召開了“嚴嵩與明代政治學術討論會”,中外學者齊聚一堂,高度肯定了嚴嵩輔助嘉靖皇帝對人類社會進步的貢獻。2000年後,分宜縣的人民開始公開進行一些紀念嚴嵩的活動。

認真研究明史,還原一個真實的嘉靖皇帝和嚴嵩,不是為兩個幾百年前的“昏君”、“奸臣”翻案,而是為了還原一段曆史原貌,給後來者了解華夏文明提供一份資料。中國社會的前進步伐並不比西方國家慢,隻是中國人的傳統思想比較嚴重,社會每前進一步,就會倒下一批人而已。毋庸置疑,嘉靖皇帝和嚴嵩就是倒下的其中的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