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晨,秦瓔稍微晚醒了一會兒,或許因昨日白天睡得比較多,雖然隻晚醒了一會兒,但秦櫻依舊覺得自己精神不錯。
上午王龐布置完相應課業後,便和王斐、秦氏帶著王琮、王琦出了門。
午飯時,隻有王琅和秦瓔兩兩對坐。
秦瓔邊吃魚丸,邊思考著,自己現在每日最多學習兩個時辰,甚至包含了上課時間,便能完成叔祖父布置的學習任務,其他時間用來玩實在是有些浪費,既然已經識字了,待會兒便去藏書房看看有沒有什麼書,可以學習一些東西或者技能,萬一一不小心暴露已有的知識或在時空儀中學習到的知識,也可以有借口。不過,作為知識、信息保密的古代,隻靠家中的藏書估計不太夠啊,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獲取到更多家人不知道的書籍做掩飾呢,去府城書店?什麼理由能讓自己跟著去呢?秦瓔想了想便算了,年齡還小,安全為上,還是慢慢來吧,藏書房先走起!
消食後,秦瓔拉著王琅在侍書的“陪同”下,其實就是監督下,來到了藏書房。看著書房裏還沒放滿的四個書架,想著父親和叔祖父藏書萬冊的宏願,覺得任務著實有點艱巨。又想想這個時代書籍的可貴,王秦幾代人的積累,動蕩中拚盡全力才保存下來這近千冊書籍,心中覺得莫名悲涼。
突然,秦瓔看見房間角落裏有兩個大鐵皮箱子,上麵還帶了鎖。“侍書哥哥,那個箱子裏是什麼啊?”
“那是小娘子您外祖父留下的一些書籍和物品,隻有您母親有鑰匙可以打開。”侍書看了看箱子回道。
秦瓔疑惑了,既然外祖父都過世了,為什麼母親不將書全部擺放到書架上,而是還留了部分鎖在箱中。想了會兒,打算等母親回來後再詢問她,便放下念頭轉步走向書架。
屋中書架以經史子集進行分類,課業外她最感興趣的是史部和子部,前者是為了融入這個時代,後者是為了生存和正常打發時間。由於父親的愛好和叔祖父曾經做過地方官,所以書架上見到四民月令、齊民要術她能理解,但居然還有山海經、抱樸子、神仙傳、列仙傳等這類書,秦瓔一直以為這類書應該是私下看的書。秦瓔翻了翻,糾結要不要拿,因為她從沒見過哥哥姐姐們看這類書,又或者她們都偷偷看?
王琅見秦瓔停下了翻找的腳步,安靜地蹲在書架前,於是拿著挑選好的史記本紀篇,走到了秦瓔旁邊一起蹲下。過了會兒,便將手伸向了山海經、搜神記,翻了翻後最終選擇了帶有插圖的山海經。
秦瓔最終還是將齊民要術卷一二和神仙傳抽出拿到手中,又見王琅手中的史記,猶豫著要不要再去拿本史記的其他卷看看,但又覺得自己年紀還小可以慢慢來,完全可以看完一部分後再拿。
侍書見他們拿的書,心中覺得有些不妙,正想著要不要製止,轉頭見王龐、王斐陪著一位外穿麻布衣的和善老者,和同樣穿著麻布衣看起來五六歲的男童向著藏書房走來,最後四人皆在門口停了下來。侍書行禮後,便退後到一旁,得了,不用糾結了。
“琅哥兒、瓔姐兒,過來。”王龐向王琅秦瓔招招手。
王琅和秦瓔拿著書起身走向他們,“叔祖父、父親。”兩人忙向長輩行禮。
“周公,這便是我家最小的那對雙生子王琅、秦瓔,比笠哥兒小兩歲。”王龐笑著向老者介紹道。
“這是周公和周笠。”王龐提醒王琅和秦瓔。
“周公萬福,周笠哥哥好。”
老者見兩個孩子雖是雙生,但長得卻有些不同,小男孩反而長得更漂亮些,女孩兒則更嬌憨可愛些。“乖,這是周阿翁送你們的見麵禮。”說完,老者背著陽光微彎腰摸摸王琅、秦瓔的頭,取出兩塊玉佩放到他們手中。
王龐示意他們收起致謝,見王琅和秦櫻行禮謝後。繼續說道:“讓叔祖父看看,你們都挑了什麼書?”
王琅和秦瓔將書交到王龐手中,三個成年人看了看書名,這書選的跨度有些大啊。
“琅哥兒,你為什麼選這兩本書?”王龐問道。
“我曾聽叔祖父說,讀史明智,鑒往知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也曾聽父親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便選了史記。另外,我看到這本書裏都有很多小故事,所以想每日完成學業後,用於放鬆。”王琅低著頭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