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生見坐在旁邊的荷香聽得麵色有些發白,而秦瓔的神色卻沒什麼變化,依舊雙眼亮晶晶的看著自己,想是年齡過小又沒吃過苦,所以無法體會其中痛楚。
“等取出棉絮後,農戶們,還需拿一個比拳頭大不了多少的小竹弓,把棉絮一一彈鬆,才能繼續加工製作成棉被。聽說倒是比紅棉填充的被子,暖和也經用的多,但由於產量,市麵上流通、售賣的並不多,大都被農戶們用於自用。至於織布,再勤勞的女子苦幹一天,也織不了多少布。所以雖然吉貝可以製作成棉被和布,但卻未曾推廣至全國種植。前幾年,因有部分花農,見其開花結果後,觀賞度不錯,且花期和果期時間較長,成熟幹燥後還可插瓶觀賞,所以便引入花圃中。”
秦瓔一邊聽,一邊讓圓圓調出中國種植和使用棉花的曆史,兩者相對應,心中便有了答案?無非是三個原因,一是種子,現在傳入中國的棉花種子大都是印度棉,纖維粗、長度短、彈性好,更適宜作絨紗用棉、醫藥用藥棉、民用絮棉等。但無論是做棉被還是織布,其實都不如後世引進的的棉花優質實用。而後世常用的棉花種子還需要一千多年後才會傳入中國。二是種植技術,現有的技術,隻是粗放的種植,沒有曬種、控製種植距離、打頂、合理施肥等,導致產量極低。三是製造技術,黃道婆還需要兩百多年後才會出生,而棉花與絲麻的特性並不相同,使用現成工具自然並不適宜。但是,棉花其實真的是個好東西啊,心中計量著明日上午便讓周笠尋些種子給自己,也許哪天就能用上呢?
夜間吃完晚飯,一家人坐在前院涼亭消食時,三個大人皆詢問秦瓔,下午在周家學習的情況。秦瓔借機將回程時涅生對自己說的內容又說了一遍,然後提出想知道,自己身上的葛布衣裳和周笠身上的麻布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王琅也隻簡單看過蠶絲製布,也有些好奇其他的可以製布的工藝和原料,於是也跟著詢問秦氏采摘、製作的流程。
秦氏看了看倆個孩子好奇的臉,正想著怎麼回答。王龐在旁見了,便插話詢問秦氏,“家中的紅棉也就是木棉,都已采收完畢?”
“回叔父,是的,前幾日都已采收完畢。但莊裏應該有不少木棉果實及未加工的棉絮,還未製成枕被等物。”秦氏了解王龐問話的意思,又接著回道,“火麻下一批還需過一段時日收割,但葛麻和苧麻最近都可以收割了,莊子裏也一直都有在利用其紡線織布。”
“明日上午,叔祖父帶你們去體驗一番,你們再去獲得答案如何?”王龐捏了捏王琅和秦瓔的鼻子。
王琅和秦瓔自然是開心的應是,就連靜極思動的王琮都有些動心,但是一想到考試將近,便放棄了。而王琦每年多次隨秦氏去莊子裏巡視,自己也曾多次動手收割、脫膠、參與製布等,所以對於這些自然已不感興趣。
秦氏見狀,忙讓侍劍去往周家說明情況且詢問,明日需讓周笠早些用膳早些出門,是否合適。
夜間臨睡前,秦瓔默默回憶了遍今日所學的內容,上午的課程大都屬於啟蒙課程,不用怎麼費力,但是下午和晚上的課程,實在是讓自己有些疲憊。不過秦瓔又覺得,每一天都活的越來越充實,感覺時間似乎都快了不少,今天已經開始覺得時間有些不夠用了。自己對於這個世界的融入感似乎也更強了啊,隻是這種學習程度會不會影響未來的發量啊,畢竟曾有不少人用實際案例,用“血淋淋的腦袋”證明了“聰明絕頂”的可能性。在一陣胡思亂想中秦瓔進入了夢鄉,半夜甚至還做了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個嶺南少女,穿著粗布衣裳,因為采摘棉花,手腳皆被劃傷。甚至連指甲蓋也在洗手時,一一被搓脫落,十個手指頭舉起來時,全都變的光禿禿的了,沒有了指甲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