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19章 第十九章棉花(1 / 2)

海金見秦瓔拿木板已有些略吃力,怕她年齡過小,長時間易至手骨變形,便讓她坐到靠窗附近的桌子旁,自己將藥一一取出,放到桌上再為秦瓔細細講解。

秦瓔一邊用炭筆記錄,一邊熟悉藥性。有些藥她在課堂上還沒有學習到,而關於藥物配伍和藥量掌控的知識,她也需要重點學習。

學了一個時辰左右,海金又將秦瓔帶至東廂房,從內室中取出來一張近乎成年男子身高的黑白經脈圖。

秦瓔見經脈圖上麵,在部分位置還有些用各色顏料勾畫書寫的內容。

海金將經脈圖掛在廳房新做的簡易木架上後,想了想,又轉身從內室,拿出一個小木箱,從中取出一套毫針,示意秦瓔張開手後,便握住了她的手背,略用力固定她的手。

見秦瓔似乎有些害怕的抖了抖手,忙安撫一二,待她平靜後,便用另一隻手取了一根極細的針,用不同力道在她的手指、手掌、手背、手腕等各部位,或滑或刺或敲等。又捏了捏、拍了拍、紮了紮秦瓔身上的其他位置,最終確認秦瓔的觸感確實比一般小孩還更為敏銳,怪不得能早早自學把脈。不過,似乎痛感也更強,隻怕以後生子……希望長大後,體格能更像王家人那邊,會少受罪也少些危險

海金確認了自己猜測的答案後,取出一套新的銀針送於秦瓔,又再次利用經脈圖為秦瓔一一細講。

時間便在海金的講解、提問,偶爾秦瓔的疑問、回答中一晃而過。秦瓔覺得海金似乎對於時間有點急迫感,更多的是一種填鴨式教育,教的量以她這個年齡而言有些多了,有些內容更是及其考驗理解能力。如果她沒有前世的十多年學習經驗,和一定的古漢語底子,哪怕她記憶力不錯,估計也夠嗆。兩個時辰左右的時間裏,以她成年人的靈魂,對於一些陌生的內容,學起來和理解起來都有些生澀了,更何況小孩子。

秦氏估算著時間,安排了侍劍上門接秦瓔回家。

海金見王家安排接秦瓔的人已至廂房門口,便加快了提問的速度。沒讓侍劍等多久,海金見秦瓔對於今天學習的內容都已記住,便一起幫著秦瓔收拾好東西,隨後走出門囑咐涅生一起護送她至王家後再回。

秦瓔站在東廂房門外,向師叔祖再次行禮告別。

海金摸摸秦瓔的頭,“明日下午,直接讓你母親送你至村長家。”

秦瓔恭敬的行禮後,仰著笑臉揮揮手回道:“嗯嗯,那我先走了,師叔祖,明日村長家見。”

海金站在東廂房門口,直到見秦瓔幾人跨過偏院院門時,才重回了東廂房內。

幾人跟著涅生即將跨出偏院石拱門時,秦瓔看到有一個小斯提著一個食盒,因見了幾人出門,便候在了進偏院的門旁。秦瓔腦中不知為何閃過,燈光下海金安靜地獨自進食的畫麵。據說師叔祖戰亂時曾跟隨先帝南征北戰,妻子更是在戰亂中因城破被殺身亡,此後一生未再娶,身邊也無子女盡孝。燈火闌珊時,大概更為孤寂吧。

秦瓔走在長廊上時,又見到了落日餘輝中的棉花,於是指著棉花,假裝好奇地問道:“涅生伯伯,那些開著紅白色花朵,還有很多綠色花苞的花是什麼啊?”

涅生沿著秦瓔手指的方向看了看,想了想後才回道:“回小娘子,那是吉貝,是從南粵,也就是廣東那邊傳過來的種子。嶺南有部分地區,用它填充做棉被,或者用它進行織布。可惜……”還未說完,幾人已走自門口馬車旁。“小娘子您先上車,我待會兒在路上繼續回您。”

見秦瓔上了馬車,已坐好,涅生這才側坐在車外繼續回道:“可惜第一,它種植起來,沒有麻、葛、紅棉等方便,產量也沒有他們高。第二,將它最終製成棉被和布,工藝也非常繁瑣。”

涅生見秦瓔一直挑開門簾,坐在門邊看著自己認真地傾聽,於是繼續擴充說明:

“吉貝七八月份左右開始吐絮成熟,一株株吉貝上,會長出一顆顆被裂開的幾瓣硬殼,半包裹的白色棉絮團。采摘的大部分都是婦人們或小娘子們,據說,采時極易刺傷手指,很多農戶常常雙手或十指滿是傷口,有些農戶的手指甲蓋,甚至為此受傷乃至全部掉落,指尖都變得光禿禿的。采後還需要為其一一去籽,才能取出白白的棉絮,但單單為了去除吉貝的籽,便極其耗費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