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全七冊)165(1 / 3)

【明英宗朱祁鎮】

說起這位朱祁鎮,可能有的人會咬牙切齒,對其恨之入骨,但實際上,如果仔細分析史料,就會發現他應該不算是個壞人,他的政務處理能力也並不差,為人也很勤快,雖然有兩大汙點(打錯一仗,殺錯一人),也並不能完全抹煞他的能力與貢獻。

而在明朝的所有皇帝中,要論人生的傳奇色彩與命運的跌宕起伏,估計除了朱元璋外,無人可與這位皇帝匹敵。

在明英宗的這個時代,除了他本人皇帝——俘虜——囚犯——皇帝的傳奇經曆外,一位堪稱明代第二強人的登場也使得這個朝代的事情更加精彩奪目。

就此開始吧。

【從隱藏到暴露】

王振是一個不簡單的人,他離別妻兒,願意受宮刑做宦官,忍受別人的歧視,決不是僅僅是為了混口飯吃,在他的心中,有著很大的抱負。

而他很明智地意識到,要想實現自己的抱負,必須牢牢地抓住自己手中的那個稀世珍寶——朱祁鎮。

朱祁鎮是自己一手帶大的,也算是自己的學生,雖然他還隻是太子,雖然他隻有九歲,但他終究會長大,他終究會成為皇帝的。

就在這種信念的支持下,王振耐心地等待著機會,等待著獨掌大權,權傾天下的機會。

機會似乎到來了,朱瞻基駕崩了,這個精明的皇帝離開了人世,隻留下了年幼的朱祁鎮,而朱祁鎮對自己言聽計從,大權在握的日子不遠了!

事實真是這樣嗎?

恐怕不是,因為在王振奪取大權的路上,有兩個障礙在阻攔著他。

事實上,對王振而言,要克服這兩個障礙可以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他也並沒有什麼好的方法,因為阻擋他前進的這兩個障礙代表著的是一股他絕對無法匹敵的勢力。

【障礙】

英宗即位時,楊士奇已經七十一歲,但這位曆經四朝的老臣看上去仍然是不可戰勝的,從殘忍狡詐的朱棣、陰險無恥的朱高煦到仁厚寬容的朱高熾、精明能幹的朱瞻基,什麼樣的人他都見過,什麼樣的事情他都處理過。曆經大風大浪的考驗,使得他處變不驚,深沉老到。

王振要想大權獨攬,首先要過他這一關,可這似乎是不可能的,小小的王振的那點花招把戲要想在楊士奇麵前獻醜,還得回家再練幾十年。

除此之外,楊榮、楊溥都不是等閑之輩,這三個老江湖守在那裏,王振就隻能乖乖地做他的奴才和太監。

這股文官集團的勢力正是王振掌權路上的第一個障礙,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事後證明,真正能夠對王振起到遏製作用的,是第二道障礙,而組成這道障礙的,是一個女人。

一個女人能擁有比文官集團更為強大的力量嗎?

是的,在我看來,還不僅如此。這位偉大的女性不但能夠左右朝政,還能廢立天子!

此人就是朱祁鎮的祖母——張太皇太後。

十一年前,她是張皇後,十年前,她是張太後,現在,她是張太皇太後。

在這十一年中,她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和兒子,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每失去一個親人,她的級別就提升一次。

這大概是世界上最讓人痛苦的提升。

死者已矣,活人還得好好幹,張太皇太後擦幹眼淚,開始輔佐自己的孫子,實際上,如果不是她的決定,朱祁鎮是當不了皇帝的。

在朱瞻基死後,由於太子很小,且有傳言太子並非其母孫貴妃所生,而是由宮女代生的,所以太子地位很不穩固,外地藩王來當皇帝的謠言傳得滿天飛。在這關鍵時刻,張太後堅決地支持了太子朱祁鎮,並擁立他為皇帝。

這樣的一個人,不要說論能力,就是排資曆也能嚇死人,真正做到了“號令天下,誰敢不從”。

而這位祖母級的人物也並不是光說不練的,王振就曾經被她惡整過一次,這件事情也成為了王振心中永遠的痛。

正統(英宗年號)元年(1436)二月,張太皇太後召集五大臣入朝開會,等到這五個人到齊後,張太皇太後把皇帝領了過來,讓他看清楚這五個人,然後語重心長地說道:“這五個人是先帝留給陛下的,如果陛下有什麼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和這五個人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