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全七冊)394(1 / 1)

第五章 東林崛起3

皇後沒指望,老太太反對,大臣不買賬,說眾叛親離,絲毫也不過分。萬曆開始意識到,如果不顧一切,強行立皇三子,他的地位都可能不保。

在自己的皇位和兒子的皇位麵前,所有成熟的政治家都會做出同樣的抉擇。

決定政治動向的最終標準是利益,以及利益的平衡。

這是一條真理。

就這樣,沈一貫撿了個大便宜,成就了冊立太子的偉業,他的名聲也如日中天,成為了朝廷大臣擁戴的對象。

可你要說他光撿便宜,不做貢獻,那也是不對的,事實上,他確實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就在聖旨下達的第二天,萬曆反悔了,或許是不甘心十幾年被人白噴了口水,或許是鄭貴妃吹了枕頭風,又找了借口再次延期,看那意思是不打算辦了。

但朝廷大臣們並沒有看到這封推辭的詔書,因為沈一貫封還了。

這位一貫滑頭的一貫兄,終於硬了一回,他把聖旨退了回去,還加上了這樣一句話:

“萬死不敢奉詔!”

沈一貫的態度,深深地震懾了萬曆,他意識到,自己已經無路可退。

萬曆二十九年十月,皇帝陛下正式冊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爭國本”事件正式結束。

被壓了十幾年的朱常洛終於翻身,然而他的母親,那位恭妃,卻似乎永無出頭之日。

按說兒子當上太子,母親至少也能封個貴妃,可萬曆壓根就沒提這件事,一直壓著,直到萬曆三十四年,朱常洛的兒子出世,她才被封為皇貴妃。

但皇貴妃和皇貴妃不一樣,鄭貴妃有排場,有派頭,而王貴妃不但待遇差,連兒子來看他,都要請示皇帝,經批準才能見麵。

但幾十年來,她沒有多說過一句話,直到萬曆三十九年的那一天。

她已經病入膏肓,不久於人世,而朱常洛也獲準去探望他,當那扇大門洞開時,她再次見到了自己的兒子。

二十九年前的那次偶遇,造就了她傳奇的一生,從宮女到貴妃,再到未來的太後(死後追封)。

但是同時,這次偶遇也毀滅了她,因為萬曆同誌很不地道,幾十年如一日對她搞家庭冷暴力,既無恩寵,也無厚待,生不如死。

然而她並不落寞,也無悔恨。

因為她看到了自己的兒子,已經長大成人的兒子。

青史留名的太後也好,籍籍無名的宮女也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作為一個母親,在臨終前看到了自己的兒子,看到他經曆千難萬苦,終於平安成人,這就足夠了。

所以,在這生命的最後一刻,她拉著兒子的衣角,微笑著說:

“兒長大如此,我死何恨。”

這裏使用的是史料原文,因為感情,是無法翻譯的。

還有,其實這句話,她是哭著說的,但我認為,當時的她,很高興。

王宮女就此走完了她的一生,雖然她死後,萬曆還是一如既往地混賬,竟然不予厚葬,經過當時的首輔葉向高反複請求,才得到了一個諡號。

雖然她這一生,並沒有什麼可供傳誦的事跡,但她已然知足。

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隻有母愛,是為了分離。

接受了母親最後祝福的朱常洛還將繼續走下去,在他成為帝國的統治者前,必須接受更為可怕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