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勝利 結局11
第二天,皇帝在宮裏閑逛的時候,意外發現了幾個素未謀麵的生人,大驚失色,立刻召集侍衛,經過搜查,這些人的身上都帶有武器。
此事非同小可,相關嫌疑人立即被送往東廠,進行嚴密審查。
這是魏忠賢的詭計,他在宮中埋伏士兵,偽裝成刺客,故意被皇帝發現,而這些刺客必定會被送到東廠審問,在東廠裏,刺客們一定會坦白從寬,說出指使人,想坑誰,就坑誰。
魏忠賢想坑的人,叫做張國紀——張皇後的父親。
這是一條相當毒辣的計策,泰山也好,嶽父也罷,扯上這個罪名,上火星也跑不掉。
然而就在他準備實施這個計劃時,一個人出麵阻止了他。
這個人表示,即使死,他也絕不同意這種誣陷行為。
不過這位仁兄並不是什麼善人,他就是魏忠賢的忠實走狗,司禮監掌印太監王體乾。
隻用一句話,他就說服了魏忠賢:
“皇上凡事都不怎麼管,但對兄弟老婆是很好的,你要是告狀,有個三長兩短,我們就沒命了!”
魏忠賢到底是老江湖,立刻打消主意,為了信息安全,他幹掉了那幾個被他安排扮演刺客的兄弟。
皇後是幹不倒了,那就一心一意跟著皇帝混吧。
可是皇帝已經混不下去了。
天啟七年(1627)八月,天啟皇帝病危。
病危,自然不是勤於政務,估計是做木匠太過操勞,也算是倒在了工作崗位上。
魏忠賢很傷心,真的很傷心,他很明白,如果皇帝大人就此掛掉,以後就難辦了。
拜自己所賜,皇帝的幾個兒子都被幹掉了,所以垂簾聽政、欺負小孩之類的把戲沒法玩了,而皇位繼承者,將是天啟皇帝的弟弟。
明光宗雖然隻當了一個月皇帝,但生兒子的能力卻相當了得,足足有七個。
不過很可惜,七個兒子活到現在的隻剩兩個,一個是天啟皇帝朱由校。
而另一個,是信王朱由檢,當時十七歲,他後來的稱呼,叫做崇禎。
對於朱由檢,魏忠賢並不了解,但他明白,十七歲的人,如果不是天啟這樣的極品,要想控製,難度是很大的。
廢柴難得,所以當務之急,必須保住皇帝的命。
他隨即公告天下,為皇帝尋找名醫偏方,兵部尚書霍維華不負眾望,僅用了幾天,就找到了一個藥方。
他說,用此藥方,有起死回生之效。
出於好奇,我找到了這個藥方。
藥名:仙方靈露飲,配方如下:
優良小米少許,加入木筒蒸煮,木筒底部鏤空,安放金瓶一個,邊煮邊加水,煮好的米汁流入銀瓶,煮到一定時間,換新米再煮,直到銀瓶滿了為止。
金瓶中的液體,就是靈露,據說有長壽之功效。
事實證明,靈露確實是有效果的,天啟皇帝服用後,感覺很好,連吃幾天後,卻又不吃了——病情加重,吃不下去。
其實對此藥物,我也有所了解,按以上配方及製作方法,該靈露還有個更為通俗的稱呼——米湯。
用米湯,去搶救一個生命垂危,即將歇菜的人,這充分反映了魏公公大無畏的人道主義精神。
真是蠢到家了。
皇帝大人喝下了米湯,然後依然頭都不回地朝黃泉路上一路狂奔,拉都拉不住。
痛定思痛,魏忠賢決定放棄自己的醫學事業,轉向專業行當——陰謀。
當皇帝將死未死之時,他找到了第一號心腹崔呈秀,問他,大事可行否?
狡猾透頂的崔呈秀自然知道是什麼大事,於是他立刻做出了反應——沉默。
魏忠賢再問,崔呈秀再沉默,直到魏大人生氣了,他才發了句話:我怕有人鬧事。
直到現在,魏忠賢才明白,自己收進來的,都是些膽小怕死的貨,都靠不住,隻能靠自己了。
他找到客氏,經過仔細商議,決定從宮外找幾個孕婦進宮當宮女,等皇帝走人,就搞個狸貓換太子,說是皇帝的遺腹子。反正宮裏的事是他說了算,他說是,就是,不是也是。
為萬無一失,他還找到了張皇後,托人告訴她,我找好了孕婦,等到那個誰死了,就生下來直接當你的兒子,接著做皇帝,你掛個名就能當太後,不用受累。
這是文明的說法,流氓的講法自然也有,比如宮裏的事我管,你要不聽話,皇帝死後怎麼樣就不好說了。
皇後回答:如聽從你的話,必死,不聽你的話,也必死,同樣是死,還不如不聽,死後可以見祖宗在天之靈!
說完,她就跑去找皇帝,報告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