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第39章 十二樓(1 / 2)

“洛塵,男,自稱淄州人氏,年紀不詳,履曆不詳,武功門派不詳。”

二指寬的紙條上隻寫了這一行小字。

樓主食指和中指夾著紙條,翻來覆去看了,然後放入大櫥架上一個竹製小圓桶裏。

“此人出現的時機很是蹊蹺,一介平民,竟有膽子與禁軍周旋,而且能令世子和太子對其十分讚譽……”

“稟樓主,窯區出事了!”門外有人輕聲稟道,聲音不高但是很清晰:“阿諾都和周萬財都被抓了!”

樓主猛然起身,帶起的風把燭火吹得一明一滅:“那羅文承呢?”

“羅先生和幾名胡人僥幸逃脫,不知下落。城門隊正王鵬飛整隊被拘,現在被關押在開封府大牢裏。”

“誰做的?”樓主右手死死按住桌角,以控製自己不發作。

門外人猶疑了一下,方才道:“是允升世子的人。”

“啪!”桌角被生生掰下了一塊。(桌角:我招誰惹誰了,哪哪都逃不了被傷害的命運!)

“再查此事還有誰參與,撒出人手去找羅文承。”半晌,樓主平靜下來吩咐道:“找到以後送出宋境,近幾年不要回來。安排人進開封府大牢。”

“是!”

“慢!”門忽然開了,有個微胖的身影側身進來,躬身行禮道:“樓主,不必如此麻煩。”

樓主並未因此人擅進而生氣,沉吟道:“陶先生的意思是……”

“文禦史的家人均在城郊,樓主派人拿住囚禁,還怕他多說話不成?”陶先生微微一笑又道:“開封府大牢,派個人送幾樣東西進去,周萬財自然知道該怎麼做。阿諾都麼,他不必擔心,此人孤勇耿忠,隻怕區區開封府,還撬不開他的嘴巴。”

“王鵬飛是周萬財出麵買動的,他壓根不知道文朗的事,所以,他最無所謂,根本不用管。”

樓主考慮了一下微微點頭道:“就依先生。”又冷笑一聲:“最近幾件事一出,王隨怕是做不長了。”

陶先生眼神閃爍了一下,道:“王隨果然不堪大用,好容易扶上去。做地方官還好,行事過寬,做京城府尹麼,還是少了些果敢決斷的魄力……不知聖上屬意哪位大人接任此職?”

“應會從刑部任命。”

“刑部那位餘大人天清寺的事辦得很不得聖心,估計就是呂大人了。”陶先生對朝堂之事了如指掌,不假思索道。

樓主皺眉道:“呂夷簡一貫以剛直嚴明自詡,是個軟硬不吃的。”

“無妨,暫且觀之。”陶先生拈著沒幾根的胡須,沉思了一下:“此次走漏消息,會不會是萬花川穀的人?”

“你懷疑柳衷的兒子?”樓主目光一凜,冷凝如霜。

“學生不敢妄自懷疑樓主故人之子。”陶先生笑了一下,沒再多說。

懷疑的刺,一根足夠。

“聽雨,你與洛兄的功勞,我已稟報皇叔,皇叔的意思,有功即賞,你是願從文從武?朝奉郎,或昭武校尉?”趙允升笑道:“至於洛兄,我問過他,他明確表示不喜做官,也隻得多多賞賜。”

“洛兄,洛兄,叫得真親熱……為了泡……那啥,還真是無所不用極其啊,吉先,我是真看不出來你是這樣的世子爺。”李聽雨撇了撇嘴揶揄道。

趙允升也不以為意,笑道:“到底如何?”

李聽雨幹脆道:“我也不想做官。”

“這個恩賜不領可不行,就算皇叔不計較你不識好歹旺罔顧天恩,隻恐李宗正又要你去跪祠堂了。”趙允升笑道:“不過是散官,多一份俸祿孝敬父母也好。”

“還真是麻煩,大宋重文輕武,我偏要做個武官,就昭武校尉吧。”李聽雨想了想又道:“我覺得這件事解決得太容易了,文禦史背後也許還有人。”

趙允升點點頭道:“我已經派人去查了,總要慢慢來。龍躍他們查到天清寺事件和江湖上的一個殺手組織有些微關係。”

“哦?”李聽雨自從過來大宋,從來也沒接觸過此類事件,因此有些好奇:“什麼殺手組織?”

“叫做‘十二樓’,傳說勢力非常大,在整個大宋盤根錯節,有十二個分舵。而且要價頗高,那些和殺手倒不是武功多高,而是手段毒辣,殺手一旦被抓必然要服毒自盡。所以到現在也沒人能說清楚這是個什麼樣的組織。”趙允升皺著眉頭道:“也許,隻不過是江湖傳聞,但是如果是真的,那太子一事還真叫人後怕。”

“要知道皇叔血脈僅此一個,真出了什麼事,那些宗親隻怕又跟蒼蠅似的撲上來……”

李聽雨忽然綻顏一笑:“吉先,別忘了,你也是那堆蒼蠅……中的一員……”

趙允升:“……”

好想打死這熊孩子怎麼辦?

洛塵看著手裏的幾張畫像發了一會呆。一共有五張,一張是那天傳信的中年文士,另兩張是那日進店的兩個胡人,還有一張是那天負責偷運的所謂羅先生。隻是那天是夜裏又加上遠,實在看得不太清楚,因此有幾個地方畫得不太確定,不過總算聊勝於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