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多年一路走來,我始終無法接受百度給出的那個定義,大多數真實的案例告訴我雖然往往戀愛是從曖昧開始的,可大多數習以為常的曖昧是以已經接受了對方正在戀愛這個大前提開始的;或者,都認可對方已經有了穩定的異性伴侶。同時,真正的曖昧是不以破壞對方穩定感情生活為基礎和信條的,甚至一些時候,曖昧有可能成為穩定彼此與另一半感情生活的添加劑。
若以破壞對方現有穩定感情生活的目的企圖據為己有的行為,那不是曖昧,這種所謂的曖昧僅僅成了一個掩蓋自己可恥行為的幌子。真的曖昧,不會走到一起生活,而會一直曖昧著,彼此與各自的另一半幸福地走下去。
2008年,我在開心網認識了一個短發女孩C,這個代號可以讓我更好地回憶她。其實我們現在也是很好的朋友關係,隻不過這個代號跟她的罩杯出奇的一致。C是我一個好姐們的朋友,用過開心網的都知道朋友的朋友是很容易聊起來的,更何況你麵對的是個漂亮姑娘。
C是典型的OfficeLady範兒,短發、幹練,白天一身職業裝穿梭於CBD的寫字樓間,晚上如果不是很累,搖身一變一身休閑裝呼朋喚友,又能在有商務派對的場合充滿氣場的著一席晚裝淡定地遊走於客戶與夥伴之間,叫名媛有些不準,倒是與她的本職工作很對味——公共關係。
我依稀記得跟C的第一次相約見麵是在一次周末的派對上,那個派對組織得很臨時。有朋友問我:“能叫個唱歌很厲害的女生來PK一下不?”當時我突然想起C姑娘在開心網上不止一次跟我說喜歡唱歌,隨即我把電話打了過去。也許有著我倆共同認識好友的信任基礎,也就三四十分鍾,C同學就到了。
說實話,第一麵兒我愣沒看出C姑娘比我大了兩三歲,是的,從我跟她聊天兒那天起就知道她比我大了那麼一點兒。C是典型北京姑娘範兒,加之又是部隊大院長大的,嘴皮子那叫一個利索,平日裏能跟我你來我往抬杠超過十幾個回合的姑娘不多,C從認識到現在,算是其中一個。
大部分男人,我相信拜“日本裸體動作片”所賜,應該都對OfficeLady範兒的女生喜愛有加,作為同樣站著尿尿的我也不例外,更不要說一個比我大3歲的女生居然身材和樣子跟比我小3歲似的,這讓我情何以堪。
簡言之,我激動了,我也雞凍了。
其實,曖昧比談戀愛來的簡單,我是說正經一對一的談戀愛,簡單的在於基礎。
我認為,關於曖昧,僅僅是建立在彼此有好感的基礎上即可,你有你的他,我有我的她,你我之間不過是基於喜歡的一種情感配對而已,是一種多餘情欲的釋放。當然,你會覺得我這個思路完全是不負責任的表現,NO——NO——NO!曖昧的責任就是不要去破壞你我各自那個他和她之間已經既定的戀愛關係,拗口但你會懂的。
曖昧不是互為小三,不能把“紅旗”當做是曖昧關係責任的基礎,沒了這個作為基石,一切都是扯淡。
我和C的開始與所有曖昧如出一轍——工作之餘MSN上聊天鬥嘴,單獨時間打電話繼續鬥嘴,但凡派對相聚,依然鬥嘴,甚至對唱歌曲之時也不忘了對罵:“去你妹的,敢跟我在一個調兒上唱歌嗎?”
總之無論何種曖昧,都會跟初戀時我們還未擁有對方前的打情罵俏一樣單純和令人激動,甚至往往曖昧讓我們又仿佛找回初戀般的感覺,無論曖昧了多少回,感覺猶在。當然,曖昧和姘頭不是一個概念,曖昧和小三和二奶更不是一個概念,這些後麵單論。
由於C的氣場有的時候跟個爺們似的,一群人一起玩或者聊天的時候又大大咧咧不用像工作時那樣憋著,有的時候我真分不清跟她是曖昧關係還是兄弟關係。當然從身材上來看,我果斷地還是選擇了曖昧。
記得有幾個夜晚,正值我跟我當時的女朋友吵架,她正跟她當時的男朋友鬧騰,就如所有有關曖昧的電視劇一樣,那幾個晚上我倆基本上是在“電話粥”中度過的,如果遇上加班,那MSN就成了交流的主要平台,一度讓我手忙腳亂到差點得了手指關節炎。
確實有的時候我難以用語言界定清楚曖昧和非常要好異性朋友之間的區別,如果女性大大咧咧一些,則容易形成後者的錯覺,如果女性是那種偏於內向的,又容易讓身邊的人覺著兩人一定有奸情。然而,隻有曖昧的彼此之間才知道那個度在什麼地方。
有一次,我惡搞了一下C同學。那次正值她的生日前夕。
我在MSN上問她:“喂,馬上要奔三大壽了,值此步入如狼如虎的年齡段,想要點啥直說啊,別客氣,好歹三十是個坎兒。”
“你大爺,老娘正全身心地投入給客戶的方案中,你非要給我熱情似火的工作狀態潑一盆冷水是不?”
“得得得,你先熱情似火你的,我去給你預訂個禮物哈。”
也不知道我心裏怎麼就突然的冒出了一股壞水兒,登錄了一家成人用品購物網站。選擇這家網站是因為我一個非常好的大姐在那邊做財務總監。隨即,我一個電話打給大姐。
“喂,姐姐,我侃侃。閑言碎語我不講了,請速度推薦一款女性按摩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