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戎狄王親率大軍壓境,江南全線告急。朝廷詔令江忱、江愔、郗陵統率二十萬大軍,於淮南、壽陽、穎口北上迎擊四十萬北胡軍。
八月下旬,北胡軍攻下壽陽,駐紮洛水,一時勢不可擋。江忱、江愔、郗陵統帥三人,再三合計,決定由江忱、江愔率八萬大軍正麵迎敵,解救壽陽。郗陵退守夏口。戎狄王先前早有耳聞江忱橫掃南匈奴,對此人頗感興趣,曾言江忱敗,則南境盡可收也。如今乍聞江忱親率軍挺進洛河,便也不再於後方接應仍在路上的後頭部隊,轉而親率二十萬大軍,趕至洛河迎戰。
江氏兄弟聞訊也並未驚懼,仍按照原計劃率兵挺進,一路上命令軍士放棄輜重,僅帶三天幹糧,抱著拚死一戰的信念全速前進。
當夜,江愔觀空中無月無星,當機立斷吩咐孟冬點五千精銳將士,意欲奇襲駐紮於洛河西岸的北胡軍,未料行出十裏便被察覺。
江愔忖道:“如今已是抱著魚死網破的決心行軍至此,若此時撤軍,士氣再而衰,三而竭,倒不如一鼓作氣,趁他不知東西南北風,隻管往前衝。”
江愔一聲令下,全力出擊,便率五千將士一往無前強渡洛河。洛河本就短小,時年又天幹大旱,饒是擔了河的威名,也不過縮成一條徒步涉渡的小溪。這般氣勢衝天的呐喊,反倒驚得北胡軍慌亂不已。這伸手不見五指的夜裏,幾隻火把也在四下逃竄中東倒西歪,加之並不知曉江愔手下究竟有多少兵力,主將幾番調度也無濟於事。
正是驚惶錯亂之際,突又從駐地後方冒出一隊由江忱率領的軍隊切斷後路,前後夾擊之下,竟驚恐之下逃亡淮河,意欲渡河北逃。一時之間,河內溺水而亡的、踩踏而死的、相互廝殺的北胡軍士橫屍遍野。
此番奇襲大獲全勝,軍中士氣大振,江愔趁機又吩咐軍士收取北胡軍幹糧,直逼戎狄王逃竄的壽陽城。
八月底,兩軍在壽陽城外對壘。雖前戰失利,戎狄王卻毫不在意。此番自己禦駕親征,士氣大漲,加之兵力懸殊,雖有小敗,卻不影響南侵之戰的大局。如今,見著對方傾巢而出也不過這麼點兵,心中更覺得意。
江愔上前道:“聽聞北胡王遠道而來,想必這一路也倦了這一路纏磨,勞請往後退一退,挪個地方,讓我軍渡過河來,大家真刀實槍地打一架,也算有個明白的結果。”
戎狄王心念一動,不妨趁他們渡河之際來個奇襲,以彼之道還之彼身,便滿口答應。
誰料戎狄王剛一聲令下全軍後退,便聽有人自後方大叫敗了敗了,頓時北胡軍中本就不安於室的匈奴、羯胡,相繼頭也不回地逃跑。
江忱一聲令下,無路可退的南境諸軍將見潰逃亂竄的敵軍,士氣大振,發起了猛烈的進攻,大敗北胡,將北胡王斬殺於壽陽。
消息傳回建康,舉國歡騰。經此一役,戎狄重又陷入奪嫡之戰中,江左之地又暫得數年韜光養晦。隻此時,已有一位雄心壯誌的小皇帝,在郗太傅的趕鴨子上架下,茁壯成長,想來下次也不會這麼費力吧。郗粱同情地瞄了眼正搖頭晃腦一心苦讀的小皇帝。
罷了罷了,人家都甘之如飴呢。
被寄予厚望的小皇帝雖是小小年紀,卻也修得一副好麵具,尋常人又豈能看出,這全神貫注的模樣下,竟已是魂遊太虛的境界。
小皇帝盯著天邊的雲朵,也不禁想到,太傅最近總往城樓上去,究竟有何人苦等至此?
玉衡跟在郗粲身邊,又一次上了城樓。他在等何人,這別人不知曉,自己最是清楚。隻公子,連句話都不帶,隻怕是膽大包天。
遠方,一陣馬蹄聲驚醒了兀自出神的郗粲。那人越來越近,仍是初見時裝瘋賣傻的模樣。
“阿粲,”樓下青年朗聲道,“天光大亮,不如歸去!”
郗粲緩緩露出一個笑容,輕聲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