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好像沒看過。”馬秀英說,“他更喜歡看元曲,《漢宮秋》、《西廂記》什麼的。”朱元璋忍不住笑了起來。
“你笑什麼?”馬秀英聽出這笑聲裏隱含著輕蔑意味。
朱元璋直言:“這種書不宜元帥看,看多了會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啊。”馬秀英看見張氏又一次從樓上探出頭來,隻好說了聲“我該走了”,進樓去了。
朱元璋拿著書,卻看不下去,眼睛一直不離那雕花格窗,隻有風擺窗帷沙沙作響,再不見倩影出現,不禁悵然若失。不管怎麼說,他還是亢奮不已,沒想到冥冥中的神靈這樣安排,馬秀英竟離他近在咫尺,使他有朝夕相見的機會,這莫非是天意嗎?
此前,馬秀英、郭寧蓮,還有那個賜予他珍珠翡翠白玉湯的奇女子,三個影子走馬燈一樣在他這個即將還俗的小子眼前轉,不時地喚起他對異性的渴望,現在,這三個影子中的一個,一下子拉近了,聚焦變實了,而另兩個相對地變得虛幻縹緲了。
作為親兵,郭子興出行時朱元璋是不離左右的衛士,當然親兵不止他一人,他也要輪流在帥府門前站崗或守更。
朱元璋從小有寧為雞首不為牛後的個性,在皇覺寺出家當挑水僧,那是為了混口飯吃,沒辦法,他現在連徐達、湯和都不如,百戶都沒混上,隻是個親兵。唯一給他慰藉的是,他當親兵可以隨時有機會一睹馬秀英的芳顏。
這天,朱元璋手執畫戟在門口站立。進帥府公幹的徐達從府裏出來,手裏拿著一支令箭。
朱元璋問:“領到將令了?”
徐達說:“山寨那裏給十石糧,元帥差我去護糧。”看看四下無人,小聲問,“想好了沒有?快走人吧!你從小胸懷大誌,給人站崗當護兵?太丟人,我都跟著害臊。”
朱元璋的情緒卻出奇的好,他輕鬆地說:“這有什麼?韓信那樣的人,還甘受胯下之辱呢,大丈夫能屈能伸才行。”
徐達用異樣的眼光看了他一會,才無奈地說:“你別是中邪了吧?”朱元璋翻了翻眼睛,說:“走你的吧,你才中邪了呢!”
徐達怏怏離去,心裏納悶,其中必有說道。朱元璋一眨眼都有道道,徐達太了解他了。朱元璋這幾天正試圖討好郭子興夫人張氏。
要在郭元帥麵前表現才幹,同時得到馬秀英的歡心,先得掃清馬秀英前麵的障礙。他知道,張氏雖不是巾幗英雄,但在懦弱無能的郭子興麵前,說句話還是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