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站崗放哨(4)(1 / 1)

這天張氏正在梳妝台前卸妝,從鏡子裏看到郭子興進來了。見他一臉的愁悶和無奈,張氏知道又是孫德崖給他氣受了。郭子興說:“有什麼辦法!他除了主張劫掠,根本胸無大誌,他又總防範著我,這不是桃花山的趙均用也過來了嗎?他們聯起手來,我感到事事掣肘啊。”

張氏卻不以為然:“打虎要靠親兄弟,上陣還須父子兵,有天佑和天敘、天爵他們,還能放心些。”

郭子興不好意思說她弟弟是個飯桶,隻是說:“光有忠心不行,得有能人,有謀士,有將才,可我沒有。”

張氏主張出賢良榜,廣招天下賢士,為我所用。

“我何嚐不想。區區之地,有何賢才!”郭子興道,“張了榜出去,隻來了一個朱元璋,他又根本不是見榜而來。”

“這個朱元璋怎麼樣?聽天佑說,朱元璋說起話來頭頭是道,把你都聽迷了?”

“倒也沒有那麼誇張,朱元璋城府很深,所言天下大勢和雄起天下的大策都對,可施行起來也不容易。”

“那你怎麼隻叫人家當個親兵?”張氏的意思是大材小用了。

郭子興說:“也不能光聽他嘴上說呀。況且他新來乍到,尺寸之功未立,驟然委以重任,別人也會不服。”

張氏道:“有一件怪事,不知該不該說。”

郭子興問她什麼怪事?

“咱家小姐和他很談得來。”

“這怎麼可能!”郭子興很感意外,說,“就不說他們男女有別,也是素昧平生啊。你還不知道秀英是個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的人嗎?”

“這還用老爺說!”張氏告訴郭子興,她已見過兩次了,“秀英和那個親兵有說有笑的,談起來足有一頓飯工夫。”

“是嗎?”郭子興不由得皺起眉頭,“難道,他真的不是個良善之輩,來者不善?”轉念一想,即使他不懷好意,馬秀英也不會越雷池一步,從小看著她長大,還不知道她的持重嗎?

張氏聽他話裏有話,就問還有別的可疑處嗎?

郭子興道:“朱元璋一來,立刻去找底下的兩個百戶,天敘派人盯了他的梢,他們擔心,這個朱元璋是來使反間計的。”

“那可得防著點。”張氏說,“沒家親引不來外鬼呀。”

郭子興也叮囑張氏,想法從丫頭口中探探口氣,這朱元璋哪一點叫她看中了,連女孩兒的規矩都不顧了?

張氏點點頭,說:“我會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