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件事如果怕錯,就會產生無數的借口。
借口往往指向的不是怕犯錯,而是某些客觀條件達不到才導致做不成。
做事情初期,試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個人想永遠不犯錯,最好永遠不做事。就像一棵小樹,即使長不成參天大樹,但是不成長便變成了空殼。人不成長,也就成了廢人。
不怕犯錯,從犯錯、改正這一過程中人們可以收獲經驗,經驗是財富的來源。
為什麼說試錯是把雙刃劍呢?
當一件事情做過兩次以上的時候,試錯的意義就開始降低。
同樣的情境下做同樣的事,結局也會是上次事件的重複。
所以這就要求人要具備總結的能力。
如果不想任何事情都去問別人怎麼辦,也不想自己悶著頭走錯路栽一跤,就要具備自己總結的能力。
就像一個女孩,她連續交往了三個同類型的男朋友,都分手了。這時她自己應該迅速做一個動作,就是找出紙筆寫下交往過程並認真總結原因:
為什麼自己會選擇同類型的人?自己的心理上是否存在缺口?交往過程中的哪一個環節,讓對方最不舒服?對方從什麼時刻開始對自己冷淡……
拿出紙筆,科學地分析一下,才能避免下一次犯同樣的錯誤,才能看清自己。
如果不去學習、分析、判斷、總結,那麼交往再多的男朋友,結果還是徒勞。隻有錯誤,沒有成長,錯誤就白犯了。
相反,如果對行為作出科學分析,可以找到這樣幾個關鍵點:交往到哪一個階段的時候,男朋友開始疏遠自己?自己做什麼動作,或者說什麼話的時候,男朋友出現了不耐煩的反應?男朋友對自己不滿意的地方在哪裏?
做好了分析,不用任何仙人指路,想要下一步順順利利,她自己就會有方案。
很多人犯錯的時候,都會給自己找借口,這往往是因為他“好麵子”。
實際上,一個人的麵子有多重要呢?越是有成就的人往往越不在乎麵子,而是尊重事實。
索羅斯是人們都不陌生的人物,人們總把索羅斯稱為金融大鱷,那他是怎麼看待錯誤的呢?
在索羅斯看來,人的認識天生就不完美,獲取的知識並不足以指引其行動,這便是“易錯性”,需要人們不斷犯錯,不斷承認,不斷修正。
拿投資來說,錯誤是絆腳石,卻也是成功之源。
他曾經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說:“我有認錯的勇氣。當我一覺得犯錯,馬上改正,這對我的事業十分有幫助。我的成功,不是來自於猜測正確,而是來自於承認錯誤。”
我們是不是這樣呢?
做工作和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是不是錯了”這個判斷並不難,而我們人為地把一件事情複雜化,找客觀的理由或借口來保全麵子,隻會讓周圍的人發現我們自身的局限和狹隘,會讓犯錯誤的自己更沒有麵子,並斬斷下一次通往正確的可能性。
即使你的經驗再豐富,在判斷和處理一件事情的時候都可能有失誤,因為生活中總有一些你看不到的變量,可人們總是習慣於在自己的立場上,對獲得的信息進行過濾,他們往往更傾向於自己希望獲得的信息,來佐證自己的觀點。
索羅斯從不找借口,他說:“認錯的好處,是可以刺激並增進批判力,讓你進一步重新檢視決定,然後修正錯誤。我以承認錯誤為榮,甚至我驕傲的根源來自於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