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劣勢用對地方變優勢(1 / 2)

審視自己,了解自己,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態。

自然界中的生物往往也寓意著人類社會的品性,在自然界中有狼的品性、羊的溫順和蟲兒的精明。

現在社會中,很多人認可狼是具備優勢的,因為有了狼才能開疆擴土,才能不斷進步;還有人說,羊也具備優勢,他們群居生活,帶來寧靜、繁榮與富饒;還有人說蟲兒也沒什麼不好,因為有蟲兒的存在才體現了生物界的多樣性。

自然界的動物特性在人類社會中巧妙地結合,從而形成和諧的文化。

在一個組合中,狼性十足容易走向分裂,而羊性十足又會走向滅亡。

一個優勢的組合,既要有創新意識、競爭意識的狼性風格,又有貫徹執行能力、踏踏實實工作的羊性風格,還甚至需要精明圓滑、善於處世的蟲性的人來協調。

曾經,我們把狼說得太卓越了,幾乎找不到任何的弱點,因此人人都爭做狼;而把羊說得太軟弱、太劣勢了,幾乎無可取之處。還有人根本瞧不起蟲兒。實際上並非如此,蟲兒也有蟲兒的優勢。

重要的是看在一個小環境和小生態中,更需要什麼。

如果你了解到自己,把自己放到合適的位置上,你就能發揮出優勢。

想做別人的時候,你就離自己很遠,當你離自己都很遠的時候,所有人都會遠離你。

小李感到工作非常不開心。

工作常常出錯,總是遭到領導的白眼。

她學的的專業是旅遊管理,從事的是財務工作。

工作來之不易,是父母通過關係安排的。

小李常說:“財務工作太無聊了,我不喜歡這份工作,我倒是寧願自己找一份喜歡的工作,和別人一樣努力,如果那樣的話,我就能發揮出自己的價值。可是現在沒辦法,爸媽都給安排好了……”

常常聽到很多人有這樣的抱怨。

實際上,說這類話的人,常常被我竊以為是天底下最自私的子女。

他們,貌似值得同情,實際上外強中幹,實在找不到推卸自己不成功的借口時,就把一切歸結到父母的身上。

再有能力的父母,也希望孩子自己能爭口氣,闖一片天空,這樣,他們就不必再為孩子擔心了。而不能適應環境的子女讓他們屢屢失望,不得不伸出“援手”。

曾經,有許多年輕人問我:“我找了個女朋友,父母不同意,我該不該聽家人的意見?”

或者有人說:“我畢業了,找工作簡直就是父母替我選擇的過程!”

每當聽到這些話,我都會讓他們先找自己的問題——在婚姻問題上,因為你都不知道自己如何選擇,父母才幹涉你的生活;在工作問題上,因為你不行,父母才幫你選。當然,你可以永遠把失敗推給別人,可是真正承受失敗的人還是自己。

你想拍板,沒人攔得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