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當朝的太後,經曆倒也是頗為傳奇。太後名叫鄭麗兒,她本是先帝鄭丞相的庶女,她雖說出身卑微,隻是個侍女所處。
但鄭麗兒的長相,卻是難得一見的豔麗,絕對是大多數男子,比較喜歡的那種,尤其是先帝那樣貪圖美色的君王。
鄭麗兒出身不好,卻長了一張花容月貌,但她的嫡姐卻是正好相反。她的嫡姐鄭慧蘭。母親是名門之後,身份那是一等一的尊貴。
鄭慧蘭的母親其實姓陸,沒錯就是平陽侯府的那個陸。別看平陽侯府現在沒落了,但他家以前也是十分顯赫的。
鄭夫人可是頗為自己的娘家陸家,感到自豪。她還經常以這個為由,對鄭麗兒和她親娘冷嘲熱諷。
不過鄭慧蘭雖然出身顯赫,但她的相貌雖然不至於醜陋,卻也完全稱不上好看。
而先帝的母後看重鄭丞相,也有心向鄭丞相,和他妻子的母族人施恩。所以在元後去世之後,打算讓鄭慧蘭做繼後。
帝王家可不比尋常人家,正妻尤其是娘家勢力大的正妻,地位十分穩固。
可鄭慧蘭雖說是要做母儀天下的皇後,但歸根結底,皇後還是沒有皇帝大。
在後宮,最重要的還是皇帝的寵愛。尤其是先帝是個不著四六的,雖說不算特別昏庸,卻也是個看重美色,任意妄為的。
而鄭慧蘭的長相,就連普通男人都不會喜歡。更別說閱盡千帆,後宮佳麗三千的皇帝了。
最後鄭家人多方考量之下,決定讓鄭麗兒,也就是未來的太後作為滕妾陪嫁進皇宮。
不過因為皇宮不比外麵那樣隨意,鄭麗兒表麵上,是以鄭慧蘭的侍女進去的。
鄭麗兒雖然長相豔麗,但卻並不爭強好勝,反而因為嫡母長年的打壓,性子非常柔順甚至有些懦弱。
鄭麗兒的親娘孫姨娘,隻是侍女出身,生下她以後雖然也隻是個侍妾,但她長相出挑,鄭麗兒就是遺傳了她的美貌。
所以鄭丞相十分寵愛她,鄭夫人也因此恨極了這對母女,經常打壓她們。不過這對母女雖然外表逆來順受,心底卻是個有成算的。
孫姨娘是個很有智慧的女子,從不恃寵生嬌,反而對鄭夫人十分忍讓。表麵上孫姨娘吃了虧,但實際上鄭丞相,都看在眼裏,背後沒少貼補她們娘倆。
其實孫姨娘當初是不願意做妾室的,但是她的模樣實在出挑。過於出眾的美貌在身份卑微的人,身上無異於小兒抱金於鬧市。
以前也不是沒有人,因為妻子被看中,就把自己的妻子獻給權貴的。
孫姨娘想,自己何必多此一舉,還讓別人得了便宜。所以她幹脆努力一博,勾搭上了鄭丞相。
不過孫姨娘覺得,女兒雖然是從她這個妾氏肚子裏出來的庶女,但畢竟是丞相的親骨肉,也算是官家小姐了。
孫姨娘自己是迫不得已,才走了這一步。但她是萬萬不想讓女兒做妾氏的。
孫姨娘本來都打算好了,等科舉放榜時,讓人打聽下,有沒有家裏條件一般,才學不錯的學子。
到時候,挑個好的把女兒嫁給他。再讓老爺提拔提拔他,不用給多大官,丞相府稍微扶持一下也就夠了。
到那時,女兒是低嫁,那學子,又要靠著丞相府。
雖說夫人肯定不會給女兒太多嫁妝,但是明麵上也不會太過,到時候自己再把多年攢下的體己,給女兒也就足夠了。
孫姨娘把一切打算的好好的,也把事情和女兒提了。鄭麗兒在丞相府這麼多年,雖說吃穿不愁,卻也實在因為庶女身份受了不少氣。
孫姨娘做妾氏的苦,她也是看在眼裏的。更何況,鄭麗兒知道孫姨娘,肯定是不會害自己的。因此她也同意了,而且還有些期待。
這母女倆對未來都滿懷期待,但誰知道眼看著臨門一腳,卻被意外打亂了計劃。
先是鄭慧蘭突然被選做繼後也就罷了,居然還要讓鄭麗兒和她一同進宮,而且還是作為身份低微的侍女?
這讓孫姨娘和鄭麗兒,怎麼能接受的了,孫姨娘當時就想求鄭丞相。鄭丞相雖然向來寵愛孫姨娘,但和府裏的前程比,完全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