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司馬父子縱議天下大勢(3 / 3)

“唔……”司馬防輕輕點了點頭,若有所思,卻沒再多講什麼。

司馬懿聽大哥剛才那麼說,先是吃了一驚,凝眸沉思一番,後又漸漸明白過來,末了不由得徐徐一歎:“曹司空在郊田射獵中的此番舉措,實乃冒險之極的一步奇招。而今袁紹八十萬大軍在北方雲集欲來,曹司空不久必將擇機征討——但他甚是聰明,意欲在此勝負未顯之際,甘以‘行為不軌、自樹其敵、自陷不義’之舉,來試探朝中貴戚重臣的反應,以防其身臨前線之時而後院失火。若是群臣無甚異動,則萬事皆休;若是群臣有所異動,他亦可潛加剪除!想不到曹司空居然會使出這麼厲害的一步‘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奇招!懿當真是佩服之至!”

“嗬嗬嗬……這倒不是曹孟德想不想得出這種匪夷所思的險招來,而是曹孟德生性桀驁梟武,硬是做得出這種不軌之舉!無論曹孟德是何用意,他竟將當今陛下作為自己可供利用的工具來探測別人的反應,其實已隱隱表明了他並沒有把當今陛下放在眼裏。這個時候,無論是旁人煽風點火也罷,還是陛下自己心懷暗恨也罷,許都內廷與外府的嫌隙都已產生了……”司馬防側眼瞟了司馬懿一下,指間捏著那枚黑子不停地轉來轉去,“假若為父沒有猜錯的話,他這番冒險之舉必是背著荀文若(荀彧字文若)擅自而行的——倘若荀文若事先有知,必會全力諫阻他行此不軌之舉!以荀文若之潛察深謀、嚴謹周密,自有更加巧妙的計策鎮撫住朝中某些貴戚重臣對曹孟德的伺機暗算,而何必非用曹孟德這‘自樹其敵、自陷不義’的險招不可?唉……許都城中,外有強敵相伺,而內有猝變驟生——曹孟德隻圖自己一招中的、徑自刺激朝中潛伏之敵提前發難,卻弄得荀文若又要費盡心力為他抹平後患了。”

“父親大人和二弟分析得甚是精妙。”司馬朗聽罷,不禁也連連點頭,“曹司空在許都朝廷之中,確有不少潛伏之敵——也怨不得他甘冒群臣詬罵而行此‘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險招!而且,有些政敵還潛藏得極深極深,簡直是令人萬萬猜測不到!”

“哦?你可知道那些人當中有誰是潛藏得極深極深的?”司馬防眼底亮光倏然一閃,向他問道,“你且講來,讓為父聽一聽。”

“父親大人應該知道宗室皇叔、豫州牧劉備劉玄德這個人罷?”司馬朗見問,便思忖了一會兒,款款而答,“他先前未曾歸附許都之時,連孔融大夫都稱讚他‘英武不凡、仁德罕見’;然而,他進了許都之後,卻是鋒芒全無、規行矩步,似乎毫無過人之處。孩兒記得,有一次劉備與曹司空同席而食,竟被憑空一記霹靂嚇得失箸掩耳,百官眾士皆笑他徒具虛名……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外表怯弱如鼠的人,據崔琰偷偷向孩兒談起,他居然在近段時間裏一直與冀州袁紹暗中聯係,謀圖伺機發難,徑取曹司空而代之!”

“劉備?為父曾經聽說過他。此人麾下納有關羽、張飛等猛將,而且盡得他們之死力效用——僅憑這一點,他豈是聞雷失箸之徒?”司馬防聽得臉色一緊,不禁將掌中那枚黑子緊緊一捏,“他這點兒韜晦之術是瞞不過曹孟德的。曹孟德暫時不戳破他,隻怕也是希望以自己的雄才大度,讓他最終心服口服甘為己用罷?嗬嗬嗬……看來這劉備卻不吃他這一套,反與冀州袁紹合謀暗算他。曹孟德在許都城中果然是群敵環伺、凶險莫測啊。”

“是啊!所以,孩兒剛才才會這麼說,此番為袁、杜兩家斡旋交涉之事,孩兒其實是一直暗暗捏著一把冷汗啊!”司馬朗慨然而歎。

“那麼,父親大人,麵對許都城中如此複雜多變的局勢,我們司馬家又該何去何從以安身立業呢?”

“唔……我司馬家何須自作聰明另有選擇?”司馬防將掌中那枚黑子輕輕放到了麵前的案幾之上,看著它在燈焰下泛出幽幽的烏光,“許都城中,一代謀聖荀文若的一舉一動便是咱們行事應變的無雙龜鑒:緊跟著他的步履,繼續以支持曹操為主,咱們一定不會有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