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一刻,司馬懿才不得不為父親與大哥的處心積慮、深謀潛行而佩服得五體投地:父兄二人在無形無聲之中,已在朝廷上下、曹氏內外“巧布妙棋、暗植勢力”,做到了“藏器於密、伏戎於莽”,一朝順時崛起則必是勢不可遏!看來,自己在靈龍穀紫淵學苑求道習術的那四五年間,父親大人和大哥亦在家鄉為我司馬一族“養精蓄銳、後發製人”的宏圖大業,始終在固本強基、勤耕不輟啊!這一份數年如一日的艱苦卓絕,是何等的難能可貴啊!一想到這裏,司馬懿的眼眶不禁一片潮濕。
拾級而上,曲徑盤繞,到得一洞壁之前,一扇朱紅宮門屹然而立。隻見門上懸掛著一塊碧玉匾,上麵鐫刻著四個龍飛鳳舞的金字——“琳琅洞天”。
“這就是我司馬府的藏寶洞了。”司馬朗上前一摁機關,那扇朱紅宮門緩緩向左移了開來,發出一陣滾雷般的隆隆聲響。刹那間,千百道金虹綺霞、祥光瑞氣繚繞飛舞而出,從他倆的頂上、腳下、身畔輝映而來,令人神馳目眩!
司馬懿微微眯著雙眼,往裏靜靜看去:洞倉之中,整箱整箱的珠翠玉器、珍稀寶物堆積得像金山銀海一般,密密匝匝、綿綿闊闊,一眼望不到盡頭!而且,那裏麵珠寶器玩之堂皇精致、珍稀華麗,實在是司馬懿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
司馬朗在一旁瞧著司馬懿,卻見他向內環顧掃視一番後仍然麵色淡定如常,輕輕歎了一口氣,轉頭而道:“古語有雲:‘五色令人目盲,五寶令人心盲,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這些奇珍異寶,不過是損人誌氣、耗人心智的桎梏之物罷了!父親大人和兄長何必汲汲於搜集它們?我司馬家誌向恢宏、包舉宇內,豈會以做個金玉滿堂的富家翁為囿?”
司馬朗聽得司馬懿此言,不禁頻頻頷首,邁步走進洞倉之中,拈起一塊光華燦然的鸞形玉玦,拿在手中慢慢把玩著,悠悠而道:“二弟淡泊寧靜、理欲分明,不為金銀珠寶所迷,實是修為精純、難能可貴!還是二弟看得透徹啊!《道德經》有雲:‘金玉滿堂,莫之能守。’你可知道這洞倉裏的珠寶珍玩是從何而來的?——都是當年董卓從洛陽城中搜刮而來的,他怕被人發現,就把它們埋在洛陽城郊地窟之中。後來,父親大人和為兄從貂蟬口中得知這個秘密,便派人將它們悄悄挖掘了回來……正所謂‘金錢如陷阱,珠寶似桎梏’,唯賢者能拒之防之,而聖人能操之用之。貪欲是許多人心中最大的弱點,而這些金銀財寶恰恰是對付他們的最佳武器!日後你我兄弟馳騁官場之際,這些被你視為糞土的珠寶珍器還是大有用處的。”
“不過,對這些金銀珠寶的作用,大哥你也不要太過高估了。大概隻有庸才俗士才會為此而心動,像荀令君、孔大夫這樣的清峻高逸之傑必不會為此所動!”司馬懿瞧了瞧麵前地上放著的那一大堆七彩瑪瑙,淡淡地說了一句。
“嗬嗬嗬……憑這些金銀珠寶就想迷惑荀令君、孔大夫那樣的高潔之士,自然是不可能的。但是,還是可以用來和他們聯絡感情的嘛。關鍵是你這個禮物要送得巧、送得妙、送得恰到好處!”司馬朗一邊說著,一邊往洞倉裏尋視而去,“為兄記得荀令君頗好薰香自潔,那麼他對上好的香器自然是歡迎有加的了。二弟,你瞧那座孝武大帝的禦用之寶、宮廷極品紫金博山爐怎麼樣?荀令君見到它應該會滿意吧?”
司馬懿順著司馬朗的手勢所指仔細看去:隻見一座高達六尺、紫光燦爛的博山爐在那邊巋然聳立,端的是雄渾肅穆、典雅莊重、氣象非凡!整座金爐的形體底寬頂尖,狀如疊疊峰巒,宛然便似神話傳說中的海島仙山——瀛洲博山,在爐體上的山巒交際之處鏤有無數的珍禽異獸、瓊花瑤卉,山腰間還雕著六七位栩栩如生的仙君高士,在蒼鬆之下或坐或立,吟嘯論道,對弈交語。而爐頂的峰尖之上,則立著一隻引頸長鳴、展翼欲飛的鳳凰,而那縷縷煙氣便從那鳳喙孔中飄溢而出。
司馬懿一眼便斷定這紫金博山爐,確是當年漢武大帝劉徹心愛的禦用之寶。這寶爐的來曆論起來還是一個傳奇:原來,漢武帝晚年之時嗜好求仙訪道,欲得長生不死,曾經巡遊東萊海邊,望見海市蜃樓之奇景,以為乃仙家所居之博山,於是回京之後親繪山景圖,召集能工巧匠以上品紫金按圖鑄造,終於製成了這座精致絕倫、華美無雙的紫金博山爐。漢武帝常用此爐焚香而薰,坐於一旁欣賞其香煙升騰之美景,隻覺有如瑞氣繚繞,自己亦似置身於若夢若幻的海域仙境之中,妙不可言。所以,天下喜好焚香、薰香的賢人雅士,無不視此紫金博山爐為夢寐以求之極品,紛紛以重金懸購而終不獲。而今,司馬朗竟因邂逅貂蟬而獲之,實乃天降奇遇也!
“大哥,唯有這樣的仙家寶貝,才能配得上荀令君這樣的大聖大賢!”司馬懿緩緩走近那紫金博山爐,伸出手來在爐身鋥亮的表麵上輕輕撫摸著,嘖嘖而歎,“若是將它贈給荀令君,荀令君自然應該是很高興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