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袁紹兵敗身亡(2 / 2)

某日中午,司馬懿正在書房裏看司馬朗從許都寄回來的軍國要情訊報,驀地砰的一掌拍在榻床扶手之上,慨然而歎:“想不到袁本初一方霸主,竟自落得如此下場!”

坐在榻床一側為他靜靜沏茶的張春華回過頭來,詫異地問道:“怎麼?袁紹已經被曹司空擒住了嗎?”

“大哥來函中講:袁紹自官渡一敗之後,銳氣盡消,自去年以來與曹司空交兵之際又屢戰屢敗,終於誌沮力竭,嘔血而亡!而他的兩個兒子現在竟乘其父屍骨未寒之際,為爭奪嗣子之位而內訌起來……唉!袁氏之勢盡矣!”司馬懿的眼睛仍然盯著那帛書上麵,徐徐而道,“袁紹一死,河北之患即可徹底平定矣!朝廷苦戰數年,如今大功告成,可謂升平有望了!”

“唉……沒想到袁紹據地數千裏、擁兵近百萬,勢傾天下,隻在兩三年間便身亡族敗,一敗塗地。”張春華也深有感慨地言道,“難道是天意弄人——冥冥上蒼在顛倒撥弄他這一切興衰成敗的遊戲麼?”

“春華,你這話可講得有些偏了。古語有雲:‘天雖降厄,君子但執其理,理既得,則厄亦自消;變固難防,君子但守其道,道無失,則變亦可馭。’冥冥天意縱然瞬息萬變,但我們亦能執理守道、凝誌聚氣、不屈不撓而應製於無窮。所以,你將袁紹之敗歸於天意撥弄,實在是本末倒置——依為夫看來,袁紹之敗,純係他自身人事不盡而致。”司馬懿緩緩將帛書信劄放在了榻側,正視著張春華,侃侃而談,“為將之道,須得身負‘四有’之訣:有自知之明,有知人之智,有自勝之強,有勝人之力。有自知之明,才能行無遺過;有知人之智,才能因敵製變;有自勝之強,才能屢挫屢奮;有勝人之力,才能威行海內。否則,任你兵雖精、勢雖眾、地雖廣,亦是虛而不實、脆而不堅,一蹶而不可複振,一敗而不可再起——豈有他哉?袁紹誌衰氣弱、器小量狹,區區官渡一敗之恥痛尚不能忍,怎能成就霸王之業?本來他伺機反噬的機會還是頗有不少的……然而,他既連基本的自信之心、自強之誌都已徹底崩潰,哪裏還能咬緊牙根堅持到最後的勝利?這一場大慘敗,完全是敗在了他自身的外強中幹、脆而不堅之上,怨不得天意弄人!”

張春華被他這一席話說得默默點頭,沉默片刻道:“如今袁紹已死,河北指日可定——那位曹司空現在的勢力可謂如日中天,夫君你若還想效忠漢室,隻怕再也繞不過他這位威蓋天下的大權臣了。”

“唉!豈止是繞不過他……”司馬懿的目光遠遠地望向了窗外的天空,瞧著半空中那一縷浮雲被陣陣朔風吹得飛逝而去,輕輕歎道,“隻怕過不了多久,司空府的征辟使者就會再次登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