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第41章 和光同塵(2 / 2)

兩位師爺之前跟著李文耀,知曉李文耀的脾氣,如今聽聞他兒子也是一樣的脾氣,甚至比李文耀還要管束得嚴格,也沒有什麼怨言,他們二人早就習慣了那俸祿和獎金,而不是拿貪腐的銀子,這樣的銀子他們拿在手裏也覺得幹淨。

兩位師爺的能力是很強的,不多時,他們便將自己的才能發揮到了極致,厘清了魏縣的基本情況。目前來看,整個魏縣的情況還算很好,比朝廷規定的稅賦隻多收了兩成,比起其他地方多收三、五成的情況好多了,百姓還是能生存的。

至於冤案也基本沒有,概因魏縣民風彪悍,離京城又近,前些年出了幾個冤案,魏縣百姓不顧死活到京城敲登聞鼓告禦狀,雖然去告狀的人也受了棍杖之苦,但皇上為了平民憤都將那幾個冤案翻過來了,還狠狠懲治了當時的縣令、京兆尹、鄉紳富戶、沾親帶故的朝廷大員等等。

大家也都知道了當今皇帝的脾氣,有時候對貪汙銀兩的官員還有可能會手下留情,覺得文官沒有不貪財的,不可能殺盡天下文官。但是他看不得文官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地製造冤案,在這件事情上麵眼中容不得沙子,隻要發現都是雷霆之怒,大肆懲治。

所以莫說是京郊的魏縣,便是江州、淮州等等遠處的地方在刑名案件這塊兒都是極好的,冤案不多。若是有冤案,隻要當事人舍得下命來進京告禦狀,也都能伸冤。

沈和光和何雪陽互視了一眼,覺得挺不錯的,這是一個比較好的開始。

之前的稅收就算了,之後等到要收稅賦的時候,他們再按照朝廷的定例來收,減輕百姓的負擔便是了。

不久之後便到了收稅銀的時節的,這件事是真個縣衙的大事,縣丞需要出麵,縣尉也需要帶著衙役、兵馬等等幫忙。

在收稅銀之前,他們二人因為摸不清楚當今縣太爺的脾性,所以先到錢糧師爺那裏去談了談口風。

管錢的劉師爺是沈和光親自帶來的,肯定很明白他的心意。

劉師爺正巧沒有機會向兩個人說明沈和光的意圖呢,此時正好在吃酒席的時候隱晦地表達了沈和光的意思,縣丞和縣尉聞言之後麵露難色,他們本來想循著老例,這樣便你好我好大家好,哪不知這沈和光竟然想要做清官,這不是損了大家的利益嗎?

縣丞腦袋賺得挺快的,笑眯眯地對劉師爺說道:“劉師爺,您不知道,我們收賦稅銀子是要完成朝廷的任務的,很難啊!那些富戶都是一些有權有勢的人,每年他們的賦稅銀子都交不齊,我們也是迫於無奈每年為了完成任務才將那些平民百姓的賦稅多收兩成。

不是我們不想改這個成例,而是如果改了便收不齊稅銀,丟官還是小事,更可怕的是掉腦袋啊!”

他哭得十分淒慘,將自己和縣尉之前多收兩成稅銀的情況說得正義無比,同時又將這個難題拋給了劉師爺。

劉師爺卻也不懼,他說道:“這有何難?我家老爺乃是正四品的官員,目前因為回京述職正居京城呢。若是這些京郊的富戶們嫌棄少爺官小講話不頂用,少爺一封信就把老爺請來,讓老爺親自給這些富戶宣揚宣言朝廷的政策即可。

若是他們嫌棄老爺官小也沒有問題,我家縣令乃是慎南郡主和飛英縣主眼前的紅人,再不濟將慎南郡主請來問一問這些人為何沒有錢交稅,那麼是不是家中的兒郎和女郎們也不必再上書院念書了,你們說會怎麼樣?”

縣丞和縣尉互視一眼,早就覺得這個沈和光帶來這麼大一群人,背後肯定是有關係的,沒有想到關係這麼硬。

他們之前哪裏會收不上來富戶的銀子?隻不過是將富戶的兩成銀子放入了自己的腰包,做個幌子罷了,現在聽得劉師爺說這麼強硬的話,哪裏還敢出聲。

劉師爺知道這幫子打醒了兩人,笑眯眯地再給了顆紅棗子,對他們二人說道:“縣令大人也很體恤下麵的人,知道朝廷的俸祿不夠生活的,所以他已經與夫人在籌備鋪子,等到鋪子開起來,縣衙裏的人都可以認一點兒幹股,分分紅,日後也能給大家補貼一些家用,大家日後可不用愁銀子的事情。”

縣城和縣尉聞言眼前一亮,不知道這劉師爺說得是真話還是忽悠他們的話,有正經的銀子拿,誰願意再去拿那些髒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