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42章 生財之道(1 / 2)

第四十二章生財之道

在沈和光的強力推進以及其他人將信將疑的配合下,魏縣今年的稅收很容易就結束了。因為大家都少了兩成的稅賦,不管是平民還是富戶,不少人對沈和光這個縣令大人的觀感還是不錯的。

不管家裏有錢沒錢都是自己的錢,錢又不是大風刮來的,誰樂意隨意的拋灑出去?能留在自己手上當然是最好了!

唯一有怨言的恐怕就是縣丞、縣尉和衙役們這幫以前可以仗著稅收中飽私囊的人了,隻不過他們因為有那根分紅的胡蘿卜吊著自己,所以還算是克製。

所以稅收完了之後,沈和光立馬就召集自己的錢糧師爺、刑名師爺、縣丞、縣尉、捕頭等等人商議開鋪子的事情了,幾天他們能緩,可要是時間長了,他怕這些人熬不住“起義”了,那樣魏縣將會大亂,也不是他自己的意思。

首先,他問問大家,魏縣裏最有名的特產是什麼,什麼東西好銷。他原本是想要組織大家去京城裏賣點兒小菜,他覺得京城人多,在京城裏賣點兒什麼都能賣得出去。

眾人互相看了看,然後縣丞硬著頭皮說道:“縣令大人,魏縣可沒有什麼特產。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若是魏縣裏有什麼特產,大家早就富起來了,也不必等到現在。”

沈和光問道:“魏縣離京城這麼近,占了地利,京城人就沒有什麼要來魏縣買的嗎?魏縣人便是種點兒小菜拿到京城那裏去賣,都能有些進項吧?”

縣丞說道:“京城那麼大,什麼都有,來買什麼啊?那些富戶人家若是真有錢,就在京郊自己置辦了莊子,府裏老爺太太們的吃喝全都從自家的莊子產出。

那些平民百姓也沒有奢侈到自己去買菜來吃的地步,還不是自家菜地裏隨意種點兒東西吃,混個飽腹而已。”

沈和光又問:“我就不相信京城沒人買菜的,那些酒樓呢?他們每天都要大量的肉和菜,又向哪裏去買呢?”

縣丞說道:“大多都是與京郊好些富戶的莊子拉好了線,然後統一采買的,付的錢多倒也不完全是菜錢。一般而言那些酒樓也要找人在背後坐鎮的,買了哪家莊子的菜,莊子主人不是得照看著人家一些嗎?所以我們與那些大戶人家的莊子是沒得比的。

我們一個魏縣的縣衙,能有什麼水平去庇護人家啊?”

沈和光止不住疑惑,這魏縣就沒有一點兒好處嗎?不可能吧?實在不行的話先以何雪陽的名義城裏一個小商行,將魏縣百姓的菜、肉收了之後統一到京城去販賣,還可以讓沒有事情的衙役、家丁們押運,也算是賺個差價、辛苦錢。

這是他覺得這樣並不是很好的主意,與他心目中的好主意相差甚遠。

劉師爺沉吟了許久,終於開口說道:“沈大人,魏縣還有一個有名的東西,那就是——桃花。”

縣丞和縣尉、捕頭等人麵麵相覷,桃花是什麼?魏縣是有好些大片的桃林,但是那些桃樹不算好,光開花結不了多少桃子,每年賣桃子也掙不了幾個錢。

那些桃樹大家感覺是最沒用的東西,要不是百姓還有吃喝嚼用不想去禍害那些山林,那些沒用的桃樹恐怕都活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