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後,女孩子對巴黎的很多角落都耳熟能詳,可以倒背如流巴黎地鐵圖,有自己心儀的小書店、小廣場、小設計師店鋪,最愛瑪黑區(leMarais)和拉丁區(QuartierLatin)。她開始自己心裏有了自己的巴黎。後來,女孩子開始有了座位,坐下來看秀的感覺真好;後來,她的座位一排排向前;再後來,她坐到了第一排。她不用再搭地鐵,整個團隊七八個人有編輯記者攝影攝像,專車集體浩浩蕩蕩去看秀;即使沒收到請帖也不用擔心會被保安攔在門外,品牌公關們早早地在門口等著重要媒體的到來,人沒到短信電話已在催。她早已不是“女孩子”,秀場內外有很多人叫得出她的名字和她熟絡地互相招呼,經常有在巴黎讀書的留學生在秀場門口等著她,問她:“可以幫忙帶我進去看秀麼?”……
每當此時,她恍然,好像看到若幹年前的自己。
--這不是電影,這個女孩子是我。
十年後,2012年3月,又是一季時裝周,我和團隊風塵仆仆地在那些已爛熟於心的老地方一場場趕秀。十年了,坐十個小時飛機,踩10cm高跟鞋,連續一個星期,每天七八點一個激靈爬起12點腰酸背痛上床,一天跑五六個或者七八個地方,在寒風中排隊,進場坐不到15分鍾,再跑出去趕下一場,一天靠一頓早飯支撐,沒時間午飯,晚飯拿不準幾點……
人生有多少事情,可以讓自己執著地堅持十年?我們的青春中,又有幾個十年可以讓我們執著?即使這個三月已是我在巴黎看秀的第十一年,一直不敢忘記十年前自己第一次來巴黎看秀的誠惶誠恐,希望自己能永遠保持當年的好奇心和敬畏心。很怕自己開始計較座位啊,名次啊,待遇啊,那些患得患失的計較其實最傷自己最初的激情。今年看秀時,有兩場因為趕場遲到了,都是站在門口看的。站著有些小累,但是開心,自嘲“視野很高看得很爽”,心裏感慨著好像回到年輕的從前,隻要能看到秀,就好,心裏就知足了。
有時想,人生好像過山車,有時往上走,有時往下走,無論往高處走時還是往山底掉時,都希望自己能保持清醒,記得當初為什麼出發。
謹以這篇自己於巴黎時裝周十年的真實心路曆程和大家共勉,行業雖有不同,但一顆執著的心相同,年輕時經曆的挫折挫敗和所有那些被輕視被看不起,都是最值得收藏的經曆和經驗,隻要堅持,每個人,都有花開的那天。
鏡頭後麵的那個人,沒有變。他總是說我沒有變老;我總是偷偷地慶幸,可以在他的鏡頭下--優雅地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