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著,說到興頭上,早忘了言多必失的古訓。收入最多的批發零售部門經理,甚至提出放棄20%的獎金,隻拿10%做工資,他們在個人利益與公司利益發生矛盾時,能做到犧牲自我!這說明什麼呢?說明目前大家的胃口還不太大。黃生宏聽在心裏,喜在臉上,對每一個人都有了一個不成熟的操縱方案,這會兒他真的是心中有數了。
“獎金的提取比例是公司黨委同意的,已經寫在合同上了,倒不如把獎金的四分之三留做公司的機動經費,這樣我們日後還可以想辦法給大家一個補償。”黃生宏的意見所有的人都讚同,於是,修改後的總結和獎金分配方案一並交到鋼廠黨委。
總結交上去的第二天,鋼廠的首腦們就坐不住了。主管財務的副廠長來獄警雜記電話,詢問資金的使用和獎金的發放情況,要求他作出詳細的報告,主管審計的副廠長來電,要求黃生宏注意前途。黃生宏明白:大家眼紅了!第三天,廠紀委書記帶領一行16人,分頭對部門的賬目進行了審查。這令黃生宏不安,雖然他知道自己的每一步工作都請示過廠裏,沒有可挑剔的地方,可是,這審查勢必會挫傷同誌們的積極性。
中午,他帶著廠檢查團的同誌們,到和公司有業務往來的一家自助餐廳吃飯。他本意是想破費一點,可是,一想到他們吃得舒服以後,會不會有其他的想法,他惶恐不安,但他不忙亂,真不愧是見過世麵、經過場合的人!
到自助餐廳吃飯,既滿足了有些人的口欲,又有關係戶付款,真是滴水不漏!
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大家酒足飯飽之後,紀檢書記拍著他的肩膀說:“廠領導對你是信任的,這次檢查足可以消除流言,證明你的廉正和清白,希望你別有顧慮,好好地幹!”他明白,關鍵是沒有查出什麼問題!他長出一口氣,肩上如釋重負,心裏卻充滿了疑慮。這次檢查提醒了他——自己上麵還有“婆婆”,一切行動都要受“婆婆”的製約,今後仍要夾著尾巴做人,目前,他仍然沒有自主權。
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誰讓他手下這幫人不是循規蹈矩之輩呢?檢查團剛走,他們就主動給他出主意,怎樣應付上級領導,應付檢查團。
大家的表現和主動提出降低提獎比例時完全不一樣了,他能感覺到大家的自尊心被挫傷了,絕不能讓大家失望!他電話請示了主管財務的副廠長之後,首次給大家發了“象征性”的工資。雖然沒按合同上的比例足額提取,但是,最少的也突破了萬元。在1985年,半年能掙到上萬元,怎能不讓人們眼紅呢?他的這一舉措,贏得了公司上下職工的擁護!一個星期不到,給他出的主意涉及方方麵麵,讓他又一次對他的部下刮目相看。讓他暗暗吃驚的是,有些損招、怪招他縱然再上三年大學也學不到!他不得不對這些出主意的人再一次地進行分析,以確定他們今後的留存、使用。諸如:搞技術賬、設小金庫、偷稅漏稅等違法違紀的主意是他連想都不敢想的。他隻感到自己當辦公室主任時學到的那一點多報發票的本領真是可憐!感到給他出主意的人真是膽大妄為,使他不由得冒出一身冷汗。原來人心隔肚皮,近來自己在對他們的管理上是否太放鬆了?他們現在是否就是這樣幹的?
換句話說:“自己要是采納了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今後有一點動作還能瞞過他們?還不讓他們牽著鼻子走?經理就是經理,能管理部門,經理就有辦獄警雜記法把他們玩了,黃生宏作出決定:隻把意見和建議留下,提意見和建議的人滾蛋!為了讓他們對自己感恩戴德,而不遷怒於自己,他借著廠裏需要開發人才之機,把那幾位給自己出高招的熱心人推薦了出去,就是用他們的主意,也要滴水不漏!”
調回廠裏的和留在公司的人,都對他千恩萬謝,稱他會用人,誇他是伯樂。而實際上黃生宏自己心裏明白,自己就是大騙子、陰謀家!幹經理近一年,他手下的職員年薪大多都在兩萬五左右,部門經理的年薪最高也都三四萬元,公司上下真是皆大歡喜。黃生宏為了籠絡人心,他的工資明的是兩萬元,比公司職員的工資還低,暗的卻達十多萬元,如果加上客戶的賄賂,一年的收入竟高達35萬元之巨!這在20世紀80年代是不敢想象的,是天文數字,他連對妻子都不說實話,他必須做得神不知鬼不覺。
公司的人們手頭寬餘了,工作也順心了,無不喜形於色,大家的幹勁比以前大了。可是,黃生宏還不滿足,他追求的是一種反差,讓公司內外、鋼廠上下,把自己當成人民的老黃牛、廉潔的公仆,以撈取自己渴望的政治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