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蒼山翠色、林木漫漫,從洛都出發沿剛修好沒多久的官道向著東北方向而行,崔泓坐在馬車裏,在兩個什長及其兵士的護送下,總是掀起簾子看著行經的一切。
哪怕他出身世家,在前些年裏受家族庇護而未曾如平民般流離失所,深切感受過亂世的真實麵目,但也對之前的世情有所耳聞。可今時今日再看,一路所見之人、所見之景、所見之城,早已改頭換麵煥發出勃勃生機,一如這官道兩旁茁壯而生的各類樹木。
崔泓看著一路的這些變化,不禁會心一笑,總覺得……已窺到了盛世一角。
“崔大人,前麵有個村子,可否前去歇歇腳?”馬車邊護衛的一個什長策馬靠近詢問道。
“也好,趕傍晚能到下一座城便好,有勞秦兄安排吧!”崔泓笑著應了。
“崔大人太客氣啦!”被稱為秦兄的什長年約二十多歲,一笑就是一口大白牙,他招呼其他兵士,在前方的岔路口轉向那個村子。
這通往村子的路和官道類似,但一走上去就發現截然不同,一則路麵沒那麼寬,僅容兩輛車並排而過,二則沒有官道那麼平坦,顯然修築時要求不像官道那麼嚴格。
崔泓剛出洛都發現差別時問過,這個護送他的兵士們就能解釋,說是通往村子的路,一般都是村裏人自發修的,對比朝廷修路的標準就降低了許多,僅是把路麵夯實了,學著官道那樣在路兩旁栽了樹。
還記得當時途中歇腳時,他問過一個村子的莊戶,那莊戶憨厚得很,話卻說得實誠:“朝廷都把大路修到村子附近了,這通往村裏的路咋還能賴著讓朝廷修?俺們自個兒也要走的嘛,乘著農閑大家一起就修出來了,能費多少事?”
“誰成想俺們自己修了從村子出去的路,官府還給俺們村發了麵錦旗,可把全村人都高興壞了呢!”
崔泓想起那莊戶當時的表情,也忍不住為之歡喜,他能感受到他們對這麵錦旗的受寵若驚,雖然不是實質性的銀錢之類的獎勵,但於這些平民卻是無上的自豪。
拐上村道沒多久,就到了村子的範圍,遠遠地就能看到良田環繞間,一個村落如明珠般點綴其中,兩排院落呈東西方向延伸,倒也沒有整齊劃一,而是相互間隔著一段距離分布著,有的院落周圍種了果樹,如今時節正掛著將成熟或未成熟的果子,有的則開墾出一溜地,種著些蔬菜。
沿著進村的路走近這些宅院,便看到有條石板路穿過村中,與他們行進的這條路相接,這時耳邊已有了雞犬相聞之聲,隱約還能聽到村口一座宅子裏傳來讀書的聲音。
村裏的路窄,馬車倒也能進去,隻是進去的話就堵著旁人了,所以,崔泓在村口下了車,和秦什長等人步行進去。
“看呐,是軍人!”有村裏人聽到犬吠,知道是陌生人進村了,便出來察看,這一看登時驚呼一聲。
崔泓循聲看去,發現說話的是個莊戶打扮的小婦人,讓他意外的是,對方不僅不曾躲回去,反而回頭大聲招呼旁人。
“大家快來看呐,有軍人來咱們村了!”
“真的嗎?快去通知村長來接待他們,千萬別怠慢了!”
另有幾句議論夾雜其中,卻因太嘈雜了,崔泓並沒能聽清楚說的是什麼,不過,隻從語氣判斷,他聽得出這村裏的人對同行的這些兵士不僅不曾畏懼躲避,反而很激動,好似見到兵士是極為驚喜的事一般。
也就瞬間,那小婦人一聲招呼後,忽然從附近幾個宅院裏跑出來好些人,老年的、中年的、少年的,男子、女子都有,這些人個個洋溢著笑臉看著他們,臉上充滿了善意和親近,還不乏敬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