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灘一夜,因為沒選對露營的地方,半夜刮起江風,我自然也沒能睡好。第二天,迷迷糊糊地收拾好行李,背起包往城外徒步,在便利店買了礦泉水,就著準備好的壓縮餅幹,這就是我旅途上的第一頓早餐。
穿過棟棟大廈,擠過嘈雜的人群,經過一座高樓時,我在反光玻璃上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記住了自己出發時的模樣!走過郊區,看見前方漫長的道路,我這才清楚地意識到屬於我的公路旅行馬上就要開始了!
它美好得足以讓人願為之付出一切。
——從318 起點的廣場開始。我沿著國道線的邊沿一直往前走,整個人完全處於亢奮狀態,持續走了三個多小時沒有休息,而且因為在高速公路旁,所以即使伸手搭車也沒有車會停。
太陽慢慢往上爬,氣溫逐漸升高,我開始大口喘氣。雖然已經是冬日,不停地行走還是令我熱得滿頭大汗,我把衣服脫得隻剩一件襯衫。
正午,到了一個檢查站,我坐在馬路牙子上休息,準備從這裏開始正式搭車。因為是檢查站,車速很慢,車自然也會多一些,相對於公路上搭車會方便得多。我走到檢查站出口,舉起背包客們標誌性的搭車動作——豎大拇指!
抬手的一瞬間我心裏咯噔了一下,第一次擺出這樣的姿勢還是有些尷尬的。路過的車輛大多會搖下車窗,特意探出腦袋打量我一下。而他們大多也隻是打量一眼,然後開著車一溜煙地就從我身邊呼嘯而過了。
已經過了50 多輛車了,我有些鬱悶,幹脆放下背包在路邊來回踱步,邊跟著耳機裏的音樂小聲哼唱,邊琢磨:這些人怎麼就不停車呢?是我長得不對勁兒嗎?還是他們不懂豎起大拇指是什麼意思?
我決定換個搭車手勢——兩隻手一起朝著過來車輛拚命揮動。這效果還真是出奇的好,一會兒就有車停了下來,是輛小越野車,停在我前方10 米左右的地方。我急忙跑過去,趴在窗口和司機攀談,司機準備從這裏去黃山!黃山有美麗的風景,我又沒有目的地,我幾乎毫不猶豫地跳上了車。
我向來膽大,雖說是第一次搭陌生人的車,倒也不覺得害怕,反倒一陣莫名的激動。
上了車我才注意到車主是一對年輕的情侶,穿著衝鋒衣和登山鞋,應該是準備去黃山玩的,我愣是呆呆地看著他們好久也沒開口說話,場麵顯得非常尷尬,心裏知道應該主動和司機聊聊天,但就是不知道怎麼開口。最後還是車主先說話,他叫斌子,年紀比我大了足足一輪,當他得知我才15 歲時,顯得非常吃驚。他說他小時候雖然叛逆,但也沒有出格到像我這樣。15 歲就退學出來跑,他爹一定會罵他是不肖子,搞不好要打斷他的腿。一直到大學畢業了,他才有機會到處走走,“你這樣的人我還真沒見過!”斌子說。
到安徽黃山後,我留下了斌子的聯係方式,就匆匆和他們告別了。
我帶著滿腔欣喜而來,但那天黃山的天顯得灰蒙蒙的,想著一路上平平淡淡的風景,我開始有點失望,旅行也許並非如想象中那麼美好。
我是個希望慢下來的人,也正因為如此才選擇了搭車徒步的方式,但現在看到的風景實在不如人意,讓我這個慢性子也恨不得一下子跳到中國的最西邊。失望之餘,我在當地留宿了一晚後,第二天便匆匆上路了,我決定先去廈門。
去廈門的一路上搭車非常順利,原本內向的我努力調整自己,試著主動去與別人接觸、攀談。由於這些天搭到的都是一些貨車,接觸最多的自然就是貨車司機,和他們聊天,聽聽他們各自的生活,我發現自己竟然漸漸喜歡上了聊天,開始樂意和人分享旅途見聞。也就是在去廈門的路上,我遇見了老張,他和我年紀相差近兩輪,是我結交到的第一個“忘年交”。我和他都是有點內向的人。老張讓我覺得,等我老了以後可以做個長途貨車司機。我並不知道別人會怎麼看待這樣的工作,但在我看來,長途貨車司機在工作的同時還能享受在路上的感覺,也不錯。
抵達廈門的時候是2011 年1 月2 日,距離出發已經有一個星期了,我開始習慣這樣的生活方式,不洗澡不洗頭,風塵滿麵地與陌生人接觸,我也漸漸學會了挑選合適的地方求搭車……
有了這些經曆後,我感覺自己在一點點揭開生活的真相。心裏不免感到慶幸:我果然是需要不停地行走,循規蹈矩的生活一定會把我的整個人生弄得一團糟。那種日子就像是雞蛋孵出小雞,小雞長成母雞又下蛋,蛋再孵出了小雞……循環往複,無始無終,在我心裏這樣“活著”的人其實不是活著,他們隻是沒有死去罷了。
在冬季裏一路往南是件非常愜意的事情,走得越遠便越暖和,而心也越平靜,廈門的空氣濕潤溫熱,除了夜晚清冽的陣陣海風,這裏的一切都讓人有時空錯亂的感覺。
那是一個下午。廈門這個海濱城市,因為陽光、沙灘和海浪,給我的感覺是幹淨中略帶一點浪漫。那個下午我打聽了一下當地的公交,準備去曾厝垵。
曾厝垵在海邊,到處是老式的民居建築,沿著路邊小道進去就能發現許多家庭旅館。我順勢進了一道巷子,巷口有個甜品店,店主是個婆婆,店麵很小,隻開了一扇綠色的窗戶,賣些雙皮奶和自己烘烤的甜點。走到巷子裏麵,猛一眼就被一間藍白相間的房子所吸引,看那顏色像是新刷上去的油漆,頗有些地中海風格,在周邊的老舊矮房中顯得特別突出。外麵的鐵門是開著的,我沒打招呼就進去了,隻見門內寫著“方糖青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