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離開的不是時候。
喬布斯一走,歐洲銀行出現係統性倒閉風潮。2011年10月10日,台灣地區正在慶祝辛亥革命百年。同一時間,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銀行德克夏銀行(Dexia)宣布“倒閉”,法國、比利時政府立刻將之收歸國有。這家銀行由盧森堡、比利時、法國民間共同出資成立,2011年7月份它才通過歐盟銀行金融壓力測試。但南歐主權債務的破洞比歐洲央行想象得大太多,10月10日德克夏銀行倒下,10月13日信用評級機構惠譽調降英國勞埃德銀行(Lloyds)與蘇格蘭皇家銀行(RBS)等級,並稱歐洲可能有66家銀行無法通過壓力測試。歐洲銀行未來要不然就一一走上國有化如德克夏銀行的道路,要不然就得合並重組,太小的政府隻能放手讓它們倒閉。因為國庫及歐洲金融穩定基金的規模,沒有大到這麼高的規模,可以挽救一切。
喬布斯比這些事、這些消息,早走了八天。
2008年金融海嘯時,蘋果員工沒有人從喬布斯身上聞出恐懼的味道。他親口授權書寫的傳記,於2011年10月24日上市,美國《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 Week)先行采訪了曾與他貼身工作的夥伴。當喬布斯聽聞“雷曼倒閉”時,他隻揮一揮黑色的衣袖,“別讓外在的噪音幹擾我們的心聲。”其實前一年2007年蘋果才剛推出了iPhone;喬布斯等待這一天,已等了兩年半。終於盼到了,他不相信“海嘯”有能力摧毀他偉大的革命性發明。蘋果主管特裏布爾(Bud Tribble)以“現實扭曲力場”形容喬布斯麵對大時代的自負;iPhone手機的大屏幕、觸控式,及其和Appstore完美的結合,每一個創意都來自喬布斯;來自躺在病床上與死神賽跑、瘦削喬布斯的奇才奇想。
事實證明天才的創意不必向大時代屈服;直至2010年年底,蘋果已賣出1.29億部iPhone。
這時的喬布斯明知自己已走近生命末路,他以此自滿了嗎?
答案一點也不。2009年安卓(Android)正式向iPhone智能手機宣戰,同年喬布斯抱著紙片人身軀立即投入研發,再往前走一步,宣布iPad完成。他提出構想時整個蘋果公司沒人喜歡“平板電腦”這個鬼點子,喬布斯卻仍堅持地說,“不,我們可以創造全新的。”
喬布斯的天才是與生俱來的嗎?他是在不斷尋求寧靜中長大的。在他人生的路途上,他總是對其他無關緊要的事說不,這使他有能力專注且不鬆懈地持續自己的創造力。喬布斯著名的語錄之一——“保持簡單,比複雜還難。”(Simple can be harder than complex.)這句話語,不隻表現於他的英雄序曲、漂泊年代,更呈現於他大限將屆之際。
美國《紐約時報》近日報導喬布斯最後的時光,2011年2月他已平靜地告知幾位好友,自己時日不多。與過去生命中的堅持一般,喬布斯仍將他最後的歲月牢牢掌握隻投注於他認為值得專注的人與事上。他喜歡吃壽司,不顧醫生警告,隻要體力許可,即邀請摯友陪他上最喜歡的料理店。他有點力氣時,清理一份名單向老朋友們,但不多,頂多四五位告別;即使到了大限末了,他仍為蘋果高層提供iPhone 4S發布會的建議。離世前最後幾周,喬布斯已無力獨自爬上自家樓梯,在家人攙扶下他困難地移動身軀,隻為了躺在床上,向沃爾特·艾薩克森口述人生傳記;他要把自己遺憾早逝的人生領悟,留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