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老太咂巴幾下嘴,沒再搭腔,將話題一轉質問值班醫生:“宮口都開了8指,怎麼還剖了呢?新生兒體重多少?”
琳琳答:“3100克。”
許老太說:“孩子不大啊,怎麼就沒生下來還讓孕婦遭了二茬罪呢?”
琳琳說:“活躍期停滯,開了8指以後,兩個小時了宮頸口一點進展都沒有,還是8指,胎頭下降也不滿意。”
許老太接著問:“那宮縮好嗎?”
琳琳答:“開始不好,頻率不夠,強度也弱,開6指的時候,我請示二線後做了人工破水,羊水清亮,破水後觀察了半個小時,宮縮比以前好多了。”
“既然宮縮已經通過人工破水得到了加強,為什麼還是出現活躍期停滯了呢?請石醫生給我們分析一下原因。”
這下完了,許老太看來要發飆。她平日都是喊“小石頭”或者“琳琳”,稍微嚴肅一些的時候無非是喊“小石”,正經八百尊稱一聲“石醫生”的時候,八成是要出事。我在心裏暗暗替琳琳捏了一把汗。
琳琳說:“開8指的時候,產婦就嚷嚷著要大便,我幾次都誤以為宮口開全要生了呢,檢查時發現胎頭仍然很高,胎頭也變尖了,估計是胎位出了問題,馬上報告了二線。”
琳琳這招成功轉移了矛盾,就是簡要回答教授的問題並且也提出問題,然後把問題推給自己的上級大夫。
許教授把眼神和疑問投向二線。
被推到前台的二線是車娜,她一副大義淩然和滿不在乎地說:“琳琳分析得對,產婦過早產生便意,活躍期宮頸口不再擴張,有先鋒頭,胎頭下降不滿意,都提醒我們可能存在胎位異常,最常見的就是持續性枕後位。”
絕大多數孩子都是大頭朝下在媽媽肚子裏待著的,肚子不疼的時候怎麼待著都行,但是一旦臨產,胎兒的後腦勺一定要朝前才好生,還不能朝向正前方,左前方或者右前方都行。胎兒後腦勺朝後的話叫枕後位,也能生,但是特別容易發生難產。
許教授問:“那你們都做了哪些處理?”
琳琳可能是轉移了矛盾後又有不忍,或者已經意識到夜班裏的一線和二線本來就是一根繩上的兩個螞蚱,跑不了你,也蹦不了我,所以還是同舟共濟吧。她趕緊接回話茬,正麵回答許教授的提問:“我們把孕婦拉到產房,做了□□檢查,確實是枕後位,此時宮口已經接近全開了,但是胎頭很高。我們就和孕婦以及家屬做了交代,告訴他們胎位不正,繼續生下去可能會很費勁,好在胎心一直很好,還有時間進行選擇。一種辦法是醫生通過□□徒手旋轉胎頭,糾正胎位,這樣的好處是如果胎位能轉過來,很快就能從□□順生,免了剖宮產這一刀。如果產婦不願意嚐試,那就直接去手術室做剖宮產。”
許老太接著問:“孕婦和家屬什麼意見?你們有沒有手轉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