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完早膳,方溪吩咐春喜留在家幫顧嬸帶孩子,自己則去了早集。

慶雲縣糧油街是附近村裏人來縣城常逛的街道。

村裏人進城會順帶挑些自家種的蔬菜和雞蛋等物什來,大家也不挑地方,來得早的就在糧油街商鋪開門前,占據門口位置賣東西。

久而久之,有些人索性專門趕在縣城開門時間點來這邊賣東西。

後來不僅城外的人來賣,糧油街有些鋪子也早早開門做生意,慶雲縣的早集便這般形成了。

一路逛來,方溪手上拎滿東西,她也走到嫁妝鋪子門口。

抬頭望去,雜貨鋪裏人不少,有選購和詢價的,也有附近村民拿東西在店裏寄賣的。

鋪子裏管事張五帶著自家兒子,忙的團團轉。

方溪進了鋪子,跟張五打聲招呼,將手上的東西收放在櫃台內側,開始研究店裏售賣的物什來。

鋪子裏的人流一般是一陣一陣的,張五忙完了這陣,走到方溪麵前,拱手跟東家行禮。

這張五早些年是在外行走的行商,有次遇到難事,得路過的方柳拉了一把,才算是安全回家。

去年,方柳將這鋪子交給張五打理。

方家兄妹都是實在人,給的月錢並不低,又不太多管鋪子裏的事兒,因此張五對方家兄妹十分感激也十分尊重。

張五交代了兒子幾句,便領著方溪進了後院。

說是後院,其實隻有巴掌大的院子和兩個房間。大點的房間是張家父子住著,小點的房間則是用來當倉庫。

方溪坐在院中的石凳上,笑吟吟地說道:“張叔,前幾日家裏事忙,您上門我也沒得空跟您多聊幾句,今日正好我有時間,便來鋪子裏轉轉。”

張五前兩天去方家吊唁方溪大哥大嫂,這幾日他聽到許多傳言,自是知道方溪身上發生的事情。

他見方溪說的直白,便問道:“東家今日前來,是打算拿些店裏貨品回家用?還是有別的安排?”

“張叔,我是正好逛早集,想著好久沒來店裏,便進門來看看,”頓了頓又說,“再一個,我也想了解咱們店裏跟興盛鏢局是怎麼合作法?”

“店裏跟鏢局,是他們提供貨物咱們收取寄賣費。偶爾大柳爺會拿些東西過來,這種是賣了直接將銀錢給大柳爺送去。”

“我大哥之前拿來的東西好賣嗎?一般都有哪些?現在鏢局的東西賣的最好的是?”

“大柳爺拿來的東西倒是好賣,隻是得看他去了哪些地方走鏢,東西拿來的不一定,有時候是小東西,有時候是糧食,有一次,他還拿了些香料過來,不過那東西認識的人少,到現在還沒賣出去。鏢局的貨物一般是固定的,比如西北那邊的皮子,這些一到入冬前就賣的特別好。”

方溪點點頭,“我哥拿來的香料拿給我看看吧。”

見到張五拿來的東西,方溪完全遮掩不住臉上的笑意,竟然是幹辣椒、花椒、八角之物,真的是太好了,她今早在早集逛了一圈,蔬菜之類的見了不少,卻是沒瞧見這些香料之類的。

正在想是澣茽國沒有,還是隻是慶雲縣沒有呢,這不,就瞧見了。

“這還有多少,都給我拿來吧。”

“還有幾個麻袋,之前我還放在前麵鋪子,後來見沒人買,就給收到倉庫裏。”

“你都給收拾到一邊,我回頭來都運走。”

“好的。”

方溪見事情說的差不多,起身去了鋪子,拿上自己買的東西,便回了方家。

快走到方家時,見方家院門口站了兩個婆子,看那衣裳像是商府的。

方溪不緊不慢地走過去,走到門口,疑惑地看向倆婆子。

她們忙行禮,說道:“老爺已經回府,太太吩咐老奴前來請小少奶奶回府。”

方溪沒理會她們,徑直推開方家院門,見到正在院子裏劈柴的顧叔,西廂房則是關著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