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牡丹詩風波(1 / 2)

德仁慢慢地吟誦著牡丹詩,就像講述著一個普通的故事。鴛鴦細心地聆聽著,輕輕地朗讀著,想不到,這明白如話的詩句,韻味那麼濃厚,竟然深深地刻印在她的腦海裏。紅梅跟著鴛鴦、忠誌回美院去,一路上聽見鴛鴦在輕輕地朗誦牡丹詩,紅梅驚訝的:姑姑,你好記性,爸爸僅僅吟誦了一遍,你就背過了。古人有過目不忘,今人有聽耳不忘,真讓我大開眼界了。

鴛鴦深有感觸的:紅梅,背誦詩歌其實和我們記憶繪畫一樣。我們遊園時看到了豐富多彩的景物,單靠幾張寫生不可能記在心裏。大量的景物都通過仔細的觀察,深深地記憶在我們的頭腦裏。

忠誌驚訝地望著鴛鴦,佩服她肯動腦筋,有了自己獨特的體會。這時,一個念頭在腦海裏一閃,不由自主地迸出了這麼一句話:紅梅,你知道你爸爸的這首牡丹詩是給誰寫的?

紅梅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叔叔,這首牡丹詩當然是寫給牡丹的了。

黃忠誌瞅了瞅鴛鴦,有點嫉妒了:不對,牡丹沒有頭腦,沒有思想,哪裏知道是寫給它的?依我看,這首詩是寫給一個人,……寫給一個女人的。

紅梅一聽,知道叔叔說的這個女人是誰了,她不願意讓爸爸卷入這場是非中去,她要替爸爸辯護了:叔叔,爸爸說過,一首詩要表達的是一種思想,一種願望,而這種思想,這種願望,覆蓋麵是比較大的,這樣才能表現出廣泛的社會意義。如果一首詩隻是寫給一個人的,那麼這首詩的社會意義便有了局限性。

忠誌知道紅梅是替她爸爸辯護的,便不再說什麼,不過她佩服紅梅能夠說出這樣有水平的文藝觀點,自己一時半會還無法駁倒它。鴛鴦聽了,卻表達出不同的看法:紅梅,你講的隻是一般的情況,其實自古到今,有許多詩歌都是寫一個人的,白居易的《長恨歌》是寫楊貴妃的,臧克家的《有的人》是寫魯迅的,馬克思的許多詩指名道姓是寫給燕妮的。這些詩寫的雖然是一個人,但是表現的愛情、品格卻是具有社會意義的。

紅梅驚奇了,她佩服鴛鴦的博學多才,能說出這一番道理。可是,她不明白,自己的一番話,原本是為了給爸爸和姑姑解脫的,為什麼姑姑卻要自個卷進來?紅梅想了想,隻能順著姑姑的話說了:姑姑說的有道理。一首詩雖然寫一個人,照樣可以反映社會生活,表現人們的思想感情。

鴛鴦瞅了瞅忠誌,卻轉身跟紅梅說話:叔叔認為你爸爸這首詩是寫給一個女人的,紅梅,你也是一個女人嘛,而且長得也很漂亮……

紅梅紅了臉:不,爸爸這首詩咋會是寫給我的?……要寫,也是寫給天下的女人。

鴛鴦望著忠誌樂了:忠誌,你聽,這首詩是寫給天下所有女人的,自然也包括紅梅,包括我了。這一下,你總放心了吧?

忠誌開心地笑了:嗬嗬,我要的就是你這句話,你終於承認這首詩是獻給你的了……

紅梅吃吃地笑著:叔叔在這裏耍了幾個花招。一是縮小了概念的外延,把“所有的女人”縮小為姑姑一個人。二是偷換概念,把“寫給”說成“獻給”,你這是什麼意思?

忠誌卻認真起來:紅梅,什麼意思?其實並沒有什麼意思。我是在想,人和人之間,是不是可以更真誠一些,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誤會。就拿這首牡丹詩來說,你說你爸爸是寫給天下所有女人的,我把外延縮小到你姑姑一個人身上,並且說是獻給你姑姑的,其實這也沒有什麼關係。我覺得願意給漂亮的女人獻上一首詩,把她比作牡丹,這是很正常的事情,這更能激發詩人創作的靈感。你聽,細長的花蕊是女人的睫毛,粉嫩的花瓣是女人的臉蛋,牡丹渾身洋溢著女人的韻味,這不正是鴛鴦的寫照?

鴛鴦把臉一紅:你自私自利,這幾句詩,也可以是寫紅梅的。

忠誌說:對,這幾句詩,也寫了紅梅。不過,紅梅年紀還小,缺少女人的韻味。德仁哥這幾句詩,更加符合你的形象。

忠誌思想這麼開通,這麼大度,使得紅梅、鴛鴦反而不好意思了……晚上,當忠誌和鴛鴦單獨相處的時候,忠誌摟住鴛鴦親了又親,真誠地說:鴛鴦,你不必處處考慮我的感受,隻要你心裏高興就行。沒有結婚的時候,我就發現你和德仁哥的關係不同一般,我明確地告訴你,隻要你現在對我好就行,我不追問你心底的秘密,你有權利保留個人的隱私。我有過一次失敗的婚姻,我也有權利保留自己的隱私,可是我還是主動地把具體情況告訴給你,我想夫妻間要互相信任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