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又見藤纏樹(1 / 2)

望著上善池三個大字,聽著爸爸關於上善若水的解釋,紅梅若有所悟的:爸爸,難怪紅樓夢裏賈寶玉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可見水是清爽的,給人的感覺是純潔的。

逢玉不服氣了:為什麼說男人是泥做的骨肉?爸爸,難道男人真的像泥一樣,越洗越髒嗎?

德仁認真的:這不是一概而論的。賈寶玉厭倦了聽取父親讀書做官的教導,喜歡過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他覺得女孩子較少這種封建思想的影響,因而覺得女兒清爽幹淨,男人濁臭逼人。

逢玉天真地追問:爸爸,那麼讀書做官的想法是汙濁的,是錯誤的了,讀書還有什麼用處呢?

德仁嚴肅的:書還是要好好讀的,不過我們並不是為了做官才去讀書的。

逢玉一臉茫然,似懂非懂,秀蘭說:逢玉,你好好讀書,天天向上,萬一將來能做官,你就去做官,一定要做個好官。要是你沒有做官的命,做不成官,你就好好地做一個遵紀守法的老百姓。

德仁說:別跟孩子說什麼命不命的。

逢玉說:媽,你說得有道理,能做官就做個好官,做不成官就做個好老百姓。不過,現在我覺得肚子餓了,咱們還是先吃飯吧!

大家都笑了,德仁抬頭看時,隻見一棵高大的銀杏樹下,有一家賣麵食的,便走了過去。原來是賣扯麵的,大家便坐了下來。麵條是提前醒好的,扯麵的取出一條,在案板上摔了摔,扯了扯,便扯得很長,一連下了四條麵,撈了兩大碗。上麵放一點青菜,調得鹹鹹、酸酸、辣辣的,德仁說:我不太餓

,讓孩子們先吃。

紅梅說:爸,你和我媽先吃,咱家的孩子都讓你們慣壞了,也不懂得謙讓大人。

秀蘭說:誰慣你們呢?在家裏,大人在廚房做飯,自然是讓孩子先吃。

德仁給秀蘭麵前推了一碗:好,咱倆先吃吧。

德仁用筷子攪了攪麵條,覺得有點多,想給秀蘭碗裏撥一些,可是麵條又長又光,長長地挑起來,卻夾不斷,還是扯麵的用刀割斷了,秀蘭瞪了德仁一眼:你哪裏就多那一點麵條吃不下去了?

紅梅根據具體情況,要求賣麵的給她、紅玉、懷玉每人扯一條半麵,給逢玉扯兩條半,結果是吃得盡興,皆大歡喜。吃了麵條,喝了些麵湯,懷玉笑笑:原湯化原食嘛。

吃了飯,大家圍著看關於銀杏樹的說明:銀杏樹是3億多年前生長在地球上的茂盛植物,現在已經很少了,所以把它叫做活化石。這株雌銀杏樹有800年的曆史,宗聖宮遺址上有一株雄銀杏樹,相傳是老子親手種植,已經生長了2600年。

大家仰頭望去,這棵銀杏樹高達20餘米,枝繁葉茂,鬱鬱蔥蔥,一派生機盎然,完全不像是一棵800歲的老樹。秀蘭說:如果這是一棵雌銀杏樹,應該結有白果才對。為什麼這棵銀杏樹隻長葉子,不結果實呢?

賣扯麵的男子說:這位大嫂說得在理,雌銀杏樹是應該結白果的,不過要雄銀杏樹授粉才行。可惜雄銀杏樹在山下宗聖宮遺址裏,離這兒二裏路,花粉要吹到這裏就太難了。有幾個科研人員來這裏考察,說是要給這棵雌銀杏樹進行人工授粉。

德仁說:人工授粉,談何容易?幾十米高的樹木,要等雄花成熟後一朵一朵地采集起來,幹燥後取出花粉,還要均勻地噴撒在雌樹花朵上。何況雄樹、雌樹的花期隻有幾天,必須掌握好時機才行。再說,如果花期遇到陰雨,人工授粉就很難進行……

紅梅說:爸,照你這樣說,馬勺長在樹上取不下來了。

賣扯麵的說:姑娘,你爸說得有道理。那些科研人員在這裏討論了半天,連連搖頭說,人工授粉太困難了。所以,後來人工授粉的事情,就擱了下來。

德仁說:紅梅,我在大隊科研室呆過一段時間,實際上人工授粉的困難比想象的要多得多。

紅梅仰望著銀杏樹,滿含希望的:爸,讓我們等待著看到滿樹白果累累的那一天吧。

他們走到說經台前,回首仰望著直聳雲天的銀杏樹,德仁不禁脫口吟道:

風風雨雨八百春,

枝繁葉茂正當年;

有朝一日花授粉,

碩果累累在眼前。

紅梅說:爸爸這一首詩寫得有點意思,從時間上看,望著眼前,回憶從前,展望未來,這首詩所描寫的時間肯定超過800年了。

紅玉說:我想,這首詩描寫的時間雖然超過了800年,也不會超出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