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經書(1 / 2)

五人說說笑笑就來到了少林寺的經書房,這五個人都是怪人,尤其是施楊柳、石秋和卓興三個人都說自己喜歡中國古典文化,看過有關中國古典文化的許多典籍,還頗有一點自己的看法,而且這三個娃好奇心還特別重。

早就聽說了少林寺有豐富的藏書,難得到少林寺一趟,藏經閣當然是不容錯過呢,用施楊柳這個娃的話說來說就是——到少林寺不去藏經閣,就像去西安沒有到鍾樓和華山一樣。(這娃沒有救了,就知道陝西,說陝西人特為自己的悠久曆史和風土自豪還真不假;咋不說就如去杭州沒有到西湖一遊、到上海沒去外灘、飛巴黎沒到塞納河呢?)

五個男女隨著遊人一起進入了藏經閣,一進門有關於經書的介紹:經書共有8部分別是阿含部、本緣部、般若部、法華部、化嚴部、寶積部、涅磐部、大集部。

下麵簡單介紹一下這些經書的重點內容:

“阿含。秦言法歸。法歸者。蓋是萬善之淵府。總持之林苑。其為典也。淵博弘富。韞而彌廣。明宣禍福賢愚之跡。剖判真偽異齊之原。曆記古今成敗之數。墟域二儀品物之倫。道無不由。法無不在。譬彼巨海。百川所歸。故以法歸為名。”

“佛說經道。常靖心惻聽。寂然無念。意定在經。眾佑知之。為說菩薩六度無極難逮高行。疾得為佛。何謂為六。一曰布施。二曰持戒。三曰忍辱。四曰精進。五曰禪定。六曰明度無極高行。”

“大般若經者。乃希代之絕唱。曠劫之遐津。光被人天。括囊真俗。誠入神之奧府。有國之靈鎮。自非聖德遠覃。哲人孤出。則方音罕貿。圓教豈臻。所以帝敘金照。皇述瓊振。事邈千古。理鏡三辰。鬱矣斯文。備乎茲日。”

“妙法蓮華經者。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蘊結大夏出彼千齡。”

“大方廣佛華嚴經者。斯乃諸佛之密藏。如來之性海。視之者莫識其指歸。挹之者。罕測其涯際。有學無學。誌絕窺覦。二乘三乘。寧希聽受。最勝種智。莊嚴之跡既隆。普賢文殊。願行之因斯滿。一句之內。包法界之無邊。一毫之中。置刹土而非隘。摩竭陀國。肇興妙會之緣。普光法堂。爰敷寂滅之理。緬惟奧義。”

“天之為大也高。上下之容可紀。地之為大也廣。縱橫之數可推。則知無去無來。不生不滅。拯沉淪於沙劫。救焚灼於塵區。”

“大般涅盤經者。蓋是法身之玄堂。正覺之實稱。眾經之淵鏡。萬流之宗極。”

“其地潔淨微妙最勝諸佛法座。諸天龍鬼乾闥婆等常行稱詠。又能增長無量善根。常有諸佛微妙光明。成就無量無邊功德。具足諸佛所行之處。如來得成菩提道已。轉妙法輪。調伏無量無邊眾生。於一切法而得自在。世尊逮得一切法中無礙智慧。能善分別一切眾生諸根利鈍。永斷一切煩惱習氣。不待莊嚴了知諸法。”

本人覺得這些經書和中國古典散文以及古希臘神話一樣,微言大義,隻要你不膽怯,不鄙視它們,不是太急功近利,稍微耐下心來看看讀讀,裏麵的意思自然能看得懂。雖然不能做到,但是求得片刻心靈的寧靜還是可以的。出於對原文風格和韻律的尊重,以上引文就不翻譯成現代白話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