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言情小說,盡在言情後花園。請記住本站:言情後花園www.yqhhy.cc
柳如是-才女
柳如是
開放分類:曆史人物、才女、明代、秦淮八豔、名妓
目錄
&8226;人物生平
&8226;簡介
&8226;人物點評
&8226;人物傳記
&8226;柳如是墓
&8226;人物作品人物生平
[編輯本段]
柳如是(1618-1664年)
本姓楊,名影憐,改姓柳,名隱。後改名是,字如是,號河東君,又號蘼蕪君,浙江嘉興人,幼年被賣到盛澤歸家院名妓徐佛家為養女。受徐教養,柳詩擅近體七言,分題步韻,作書得虞世南、諸遂良筆法。年稍長,流落青樓。在鬆江,她以絕世才貌,與複社、幾社、東林黨人相交往,常著儒服男裝,與諸文人縱談時勢,詩歌唱和。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東林領袖、常熟錢謙益與柳如是結秦晉之好。兩人同居絳雲樓,讀書論詩相對甚歡。錢戲稱柳如是"柳儒士"。明亡,柳勸錢殉節,在刀、繩、水三種死法中選一。錢麵有難色,如是奮身跳入荷花池,以身殉未遂。錢謙益降清後,遭猜忌被逐回鄉,鬱鬱而死。錢氏家族乘機向柳如是逼索,如是投繯自盡。簡介
[編輯本段]
柳如是明末清初名妓,生於1618年,本名楊愛,一說楊朝,楊影憐。十歲那年因家庭窘迫被賣入娼寮。娼門賣俏所必備之技藝,便是她人生的第一章,因天資聰慧,容貌俏麗,詩文丹青出色,頗負聲名.柳如是雖為妓女,卻非常憎惡賣笑生涯.柳如是愛戀過江南正義人士宋徵輿、陳子龍,但是,情場履受挫折,極不如意.後嫁予東林領袖錢謙益,是常熟著名才子。早在明末已馳名緯,家中府第連雲,肥田千頃,奴婢過百,財力雄厚。因被指控納賄舞弊,革職在家已十二年。當時,錢已六十歲,早年也是功名事業心極重之人,滿懷匡濟澄清雄心壯誌,隻是宦途坎坷,迭遭大挫,才變得消沉頹放,終日在秦樓楚館中廝混,結果得了個“東林浪子”的外號。崇禎十七年初,李自成農民軍推翻明朝統治。
這場事變,倒是折騰出錢謙益幾分血性來,積極參與到反清複明鬥爭中去,家中資產幾乎用盡。錢謙益85歲因貧病交加死於家中,時柳如是不足五十歲,錢謙益的喪事由她一手操辦。但錢謙益屍骨未寒,族人就眼紅他的良田美宅,更欺負柳如是是個女流,就結夥聚眾鬧起事來。原配陳氏等失寵多年,早對柳如是恨之入骨,每日堵門叫罵不絕,千兩銀子散光了,眾人還是喧集如故。柳如是氣得發抖,在安排好錢謙益的後事和懲辦鬧事一班人的計策後,懸梁自盡,這一年,柳如是49歲。一代風流,玉殞香消,錢謙益和柳如是分葬與常熟虞山故宅的拂水山莊,兩墓相距約二十米,錢謙益的墓碑上寫“東澗老人之墓”,柳如是墓前石碑上書“河東君之墓”。錢、柳二墓自康熙三年歸葬,至今已三百三十多年,今保存完好.
人物點評
[編輯本段]
柳如是是活動於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她個性堅強,正直聰慧,魄力奇偉,聲名不亞於李香君、卞玉京和顧眉生。柳如是本名愛柳,因讀辛棄疾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後又稱“河東君”、“蘼蕪君”。
柳如是幼即聰慧好學,但由於家貧,從小就被掠賣到吳江為婢。妙齡時墜入章台,易名柳隱,在亂世風塵中往來於江浙金陵之間。由於她美豔絕代,才氣過人,遂成秦淮名姬。她留下了不少值得傳頌的軼事佳話和頗有文采的詩稿《湖上草》、《戊寅卓》與尺牘。
柳如是曾與南明複社領袖張縛、陳子龍友好,與陳情投意合,但陳在抗清起義中不幸戰敗而死。柳氏擇婿要求很高,許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有的隻停留在友誼階段。最後於崇禎十四年她20餘歲時,嫁給了年過半百的東林黨領袖、文名頗著的大官僚錢謙益。錢氏娶柳後,為她在虞山蓋了壯觀華麗的“絳雲樓”和“紅豆館”,金屋藏嬌。柳氏後生有一女。有“紅學”者認為,曹雪芹設計的絳雲軒是來自柳氏的絳雲樓。
當崇禎帝自縊,清軍占領北京後,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錢謙益當了南明的禮部尚書。不久清軍南下,當兵臨城下時,柳氏勸錢與其一起投水殉國,錢沉思無語,最後走下水池試了一下水,說:“水太冷,不能下”。柳氏“奮身欲沉池水中”,卻給錢氏硬托住了。於是錢便靦顏迎降了。錢降清去北京,柳氏留在南京不去。錢做了清朝的禮部侍郎兼翰林學士,由於受柳氏影響,半年後便稱病辭歸。後來又因案件株連,吃了兩次官司。柳如是在病中代他賄賂營救出獄,並鼓勵他與尚在抵抗的鄭成功、張煌言、瞿式耜、魏耕等聯係。柳氏盡全力資助,慰勞抗清義軍,這些都表現出她強烈的愛國民族氣節。錢謙益降清,本應為後世所詬病,但賴有柳如是的義行,而衝淡了人們對他的反感。
就文學和藝術才華,她可以稱為“秦淮八豔”之首。清人認為她的尺牘“豔過六朝,情深班蔡”。柳氏還精通音律,長袖善舞,書畫也負名氣,她的畫嫻熟簡約,清麗有致;書法深得後人讚賞,稱其為“鐵腕懷銀鉤,曾將妙蹤收”。
1666年錢謙益去世時,柳如是還不到五十歲,從此,厄運便降臨到柳如是身上。鄉裏族人聚眾欲奪其房產,柳氏為了保護錢家產業,吮血立下遺囑,然後解下腰間孝帶懸梁自盡,情形極為悲慘。一代風流奇女,香消玉殞,餘恨不禁,而此時距錢謙益去世僅兩個月。柳如是死後,不但未能與錢謙益合葬,反而被逐出錢家墳地,柳如是的墓在虞山腳下,那是一座孤墳,墓前石碑隻一米多一點,上麵刻有:河東君(柳如是曾自號河東君)。百步之外,錢謙益與原配夫人合葬一墓。陳寅恪先生著有《柳如是別傳》。人物傳記
[編輯本段]
紅顏舛命
明崇禎十三年冬天,原朝廷禮部侍郎錢謙益削籍歸鄉已經兩年,這年的冬夭奇冷,他所居住的“半野堂”門前也特別冷清,已好久不曾有友人來訪了。
一個冬日淡淡的午後,錢謙益坐在書房中打噸,忽聽得家人傳報:“有客人來訪!”不一會兒,拜貼就送到了書桌上,錢謙益來了精神,拿過拜帖一看,上麵寫著:“晚生柳儒士叩拜錢學士。”“柳儒士?”他心裏起了疑問,這名字似乎未曾聽說過,是誰呢?
也許是慕名前來造訪的無名晚輩吧,這種人錢謙益接待得不少,如今反正閑居無事,有個人聊聊也好,於是他讓家人有請來客。
待錢謙益慢條斯禮地踱進客廳,來客已站在屋裏翹首欣賞牆上的字畫了,聽到腳步聲,來客連忙轉過身來,朝錢謙益深深一輯,恭恭敬敬地稱禮道:“晚生見過錢老先生,冒昧造訪還望見諒!”
錢謙益打量著來客,見他一身蘭緞儒衫,青巾束發,一副典型的富家書生打扮,舉止雖有板有眼,身材卻異常的嬌小,似乎缺少一種男子的陽剛之氣。再瞧麵貌,明眸生輝,鼻挺嘴秀,皮膚白嫩,清秀有餘而剛健不足。看著看著,錢謙益猛覺得有幾分麵熟,可枯腸,始終想不起是在哪裏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