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大人物(2 / 2)

那客人接口道:“這個我也聽說了,三十萬兩銀子在半路上丟了。”

“快嘴張”歎了口氣,“可不是麼,老百姓都知道這事了,不知哪個殺千刀的賊,在半路動手腳,押銀子的官老爺還不知道,進了城,開箱驗收等著入庫,才發現箱子裏的銀子不知何時變成了石頭。為這個朝廷把原來的知府高大人都給下獄了。”

“高大人也是冤啊,銀子也不是進城才丟的。”客人們唏噓起來,澶州前任知府高澄是個不錯的官,至今百姓們還記得海潮來時,高大人親自登上壩頭,指揮手下人扛著裝滿黃沙的麻布袋加高堤壩。

“快嘴張”也跟著咋舌歎氣了一番,然後又把臉上的悲色一整,朗聲道:“不過,天無絕人之路,咱們澶州望族東城袁家挑頭捐了五萬兩銀子,這頭一起,滿城的商號紛紛響應,才幾日的功夫,三十萬兩修海塘的款子就湊齊了。皇上也安心了,宮裏娘娘也不用省吃儉用了。”

覃竹聽他說的有趣,撲哧一笑:“你連宮裏的娘娘省吃儉用都知道?”

“快嘴張”笑嘻嘻的道:“我猜的,陛下聖明,娘娘賢德,咱們心裏感激著呢。”

客人們也笑了起來,有人道:“不是說順王麼?陛下和娘娘的又沒來。”

“是啊,陛下心裏記著澶州的好,這才派了順王前來褒獎深明大義的袁家和澶州商號。所以各位瞧,那城門彩棚裏,可不隻有新上任的知府大人和蔣都督,還有袁家的大爺和澶州商號的各位老板們。”

“袁家大爺也來了?那我等會兒可得去瞧瞧。”有客人感慨道:“我們村裏唯一的私塾,還是袁家大爺捐銀子修的,連同講學的老秀才,都是袁家大爺花錢請的,村裏老一輩都說,那是個活菩薩。”

“快嘴張”一拍大腿,“可不是,袁家大爺是個神仙般的人物,咱澶州城多虧有這樣有情有義的名門望族。我剛說來的是兩位大人物,這第二位就是袁家人。”

有人接口道:“難不成是鎮南侯衣錦還鄉?”

“那倒不是,侯爺忙著軍務呢。京城裏陛下離不開他呀。”“快嘴張”一呲牙。

客人笑道:“你又知道了?不是鎮南侯又是誰?”

“袁家從來都是長子守業,次子在外建功立業,當年袁老太爺一輩子不離澶州,做了袁家族長,二老太爺成了侯爺,如今老太爺不在了,袁家大爺成了族長,這次陪著順王來澶州的就是二老太爺的兒子,鎮南侯世子。”

眾人“哦”了一聲,感歎道,“說來咱們澶州,半城都是袁家的,人家子弟也爭氣。如今都成了大人物。真是龍生龍鳳生鳳,像我家小子還隻會撒尿和泥玩的時候,人家子弟就開始起早貪黑的讀書習武了。”

有人取笑道:“你也敢用自家小子做比,也不看看自家祖墳有沒有冒那股青煙。”大家嘻嘻哈哈的笑了起來。

老賈不聲不響的聽著,聽到這倒是嘟囔了一句:“淨胡扯,銀子給虧了。”

覃竹低聲笑道:“怎麼?樓下說的不對?來的不是順王和鎮南侯世子袁文競?”

老賈哼了一聲:“是倒是,不過袁家那小子算什麼大人物?溜縫湊邊罷了。真正要命的可不是這倆人。”

覃竹好奇的看著老賈,“都說那周珩厲害得很,我倒是好奇有多厲害。”

城門處忽然有人高喊,“來了來了,快整隊。”隻見彩棚中湧出來十幾個穿官服的,也有文官,也有武將,全都排好隊肅立在官道兩旁,前方煙塵漸起,有大隊人馬緩緩而來。

飯館中的客人顧不得聽“快嘴張”說故事,都湧到門前向外張望。

老賈抬眼向城門望去,“城門這幫人怕的可不是順王和袁文競,怕的是那個要命的閻王,銀子丟了,若是找不回來,那人發作起來,他們的腦袋都保不住。”

“真的?”覃竹也往城門望去。“等會你指給我看,哪個是他?”

老賈倒是實誠,慢條斯理的道:“我不認識。”

覃竹嗔怪的看他一眼,“白說的這麼熱鬧,原來你也不知哪個是周珩。”

老賈也不在意,點頭道:“我的確不認識,不過我知道老皇帝的大兒子就是被他一劍砍了腦袋。難道下麵這幫人的脖子,比皇帝的兒子還結實?”

覃竹撲哧一笑:“真想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