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玉碎(2 / 3)

公司成立之後,異常的火爆,迅速占領了海內外市場,博士更是一夜成名,成為舉世聞名的企業家、科學家。

美國科學院向他伸出了橄欖枝,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正在審核他的成果,有很大的可能選他為新一年度的諾貝爾生物學獎獲獎者。來自歐盟、俄羅斯、南美、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邀請函都快把他給淹沒了。

就在博士躊躇滿誌、書生意氣風發的時候,一場大禍悄然襲來,讓他尊敬無比的導師竟然將黑手伸向了他。

他的導師也算是國內有名的教授了,但是他還想更進一步,評上國家科學院的院士,成為國內舉足輕重的重量級學術專家,但是導師的資格稍微欠缺了點,最重要的是沒有拿得出手又能夠讓人信服的研究成果。

如果博士能夠在申請專利的時候,捎帶著把他連署上,說不定他就夠資格了。但博士隻給了他股份,並沒有跟他分享專利的發明權。這位導師日後出賣博士,埋下了導火索。

這時候,一位祖輩在國內官場擁有著非凡影響力的太|子|黨找上了門,開出了讓他的導師無法抵抗的條件。

這位太|子|黨看上了博士的公司,想把這隻能夠下金蛋的母雞控製在自己手中,據為己有,攫取生長素帶來的億萬財富。

他告訴孫澤生的導師,隻要能夠協助他得到博士的公司,那麼導師想評選上科學院院士,絕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導師在得知太|子|黨家族背景之後,毫不猶豫地屈服了,選擇投向這位太|子|黨,出賣他的學生。

導師先是瞞著孫澤生,將博士贈給他的股份高價轉讓給了那位太|子|黨。然後在太|子|黨的指點下,勸博士以鼓勵員工積極性的名義,將他手中的股權拿出來一部分,獎勵給員工。

那時的博士太容易相信人,對商界的遊戲規則雖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卻意氣用事,一廂情願地相信導師。何況,這種將股份獎勵給員工的做法,在很多企業中都是通行的。

博士沒有太過慎重地考慮,就決定聽導師的。於是他手中的股權迅速地減少,最後隻剩下了三成一,依舊是公司最大的股東,如果和導師聯合起來,依然能夠占據公司股權的半數。

導師當著他的麵,信誓旦旦地表示在公司重大事項的抉擇上,一定會站在他這邊。轉身就和太|子|黨彈冠相慶,喝起了香檳酒,慶祝暗算博士成功。

之後,太|子|黨迅速出手,以高額收購相利誘,同時又以其在官場上的勢力相威逼,把那些持有公司股份的員工挨個過了一遍,把他們手中的股票全都賣了下來。

太|子|黨利用關係,第一時間履行了股權變更手續,然後召開了董事會會議,堂而皇之的坐在了董事會主席的位置上。這時候,博士才驀然發現眾叛親離,他一手締造起來的公司成了別人的東西。

太|子|黨還不肯放過博士,畢竟博士還掌控著公司三分之一的股權,翻盤的可能性還是有的。他利用家族在官場上的影響力,羅織罪名,他還暗中指使人在一個謀殺案的現場,留下博士父親的指紋、腳印等線索。

當地的警察部門乃是太|子|黨家族的勢力範圍,自然是全力配合,迅速將博士的父親逮捕,並散播對博士父親不利的言論。

之後,太|子|黨以博士家人的性命相威脅,要求博士把他手中剩下的股權低價轉讓給他。

博士書生意氣迸發,抵死不從,四處告狀,還聘請了律師為父親辯護。

太|子|黨心狠手辣,馬上安排人,在監獄中,將博士的父親活活打死,又讓人在博士母親的飲食中投毒,將博士母親毒死。

博士報警,那位太|子|黨利用家族的關係買通相關人員,將博士父親的死因定為心髒病突發猝死,又將博士母親的的死定性為食用未知野生菌,食物中毒而死。

博士上下奔走,向媒體呼籲,雇人在互聯網上發帖子喊冤,但是在太|子|黨家族的強力幹涉下,這些舉措都石沉大海,一點效果都沒有。

與此同時,太|子|黨利用他在公司股權上的優勢,明目張膽地將公司優質的資源轉出,轉到一家他完全控製的公司中,準備將博士創辦的公司掏空,讓博士手中剩下的股份變得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