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第一百七十六章 出名的煩惱(2 / 2)

“好好好,誰讓你是老大呢,這吃苦受累的活,我就勉為其難吧。”

王龍嘴上這麼說著,手上卻是把那個美女的寫真照片收了起來,放在了自己的口袋裏麵。

然後將桌子上拆開的一堆信件,全部收進了一個雙肩包之內。

做好這一切,王龍也不玩遊戲了,一個健步串上床鋪,拿著手機開始捅咕起來。

九日·鄰家地產的發展速度與日俱增,最初龍旭製定的一點連線、連線擴散式的發展策略此時盡顯其威力,新的門店選址不會超過以有門店的一公裏,像盛開的花朵一樣分布。

培訓基地每期都有幾十上百的新人,和入住轉正的經紀人參與培訓,在培訓基地之中,他們將被植入正確的價值觀,學會職業技能,牢記職業操守。

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從這次走出。

十月,九日·鄰家地產已經發展到在職房產經紀人數6000餘名,門店400餘家的恐怖地步。

新房業務部門已經拿下都城70的在售樓盤項目的銷售業務,在門店這6000餘名房產經紀人的推動下,銷售任務完成的很出色。

如今都城的五環路也即將建設完畢,預計11月便可以全線通車。

屆時又對推動新的一輪房產銷售旺,而九日·鄰家地產的門店早已經將觸角延伸至此了,萬事具備隻待秋風。

而此時籌謀已久的中元地產,終於將自己的中元房產信息網,搭建完畢,時隔五個月,終於可以上線了。

中元的劉總有樣學樣,先是同樣的召開了一場發布會,然後便是鋪天蓋地的廣告投入,中元是港資企業,在都城雖然水土不服沒有占到多少的市場份額,但是上層的關注度一直都是有的,發布會上請來不少各級官員站台。

不過雖然廣告做的很凶,也確實分走了一部分市場份額,但是對於九日·鄰家地產的衝擊卻是很小。

求其原因有兩點:第一,門店數量和房產經紀人數現對於九日·鄰家地產來說太少,目前中元地產也不過是70多家門店,800多名在職的房產經紀人,這麼長時間以來,老人走了新人來,總數量始終沒有提升上去。

第二點便是名氣、口碑不如九日·鄰家地產,港資企業管理模式主要來自港城,雖然管理上很現代化,但是卻缺少了人情味,而九日·鄰家地產自打一開始就秉承著深入群眾的思想,一直和小區業主們保持著良好的關係,更是設立交易賠付這一保險,更是深得人心。

如今在群眾的心裏,九日·鄰家地產的名字早就根植心底,想要買賣房子第一個就會想到去九日·鄰家掛盤,如此這般豈是一朝一夕會被打敗的。

而被視為潛在威脅的戀家地產,此時卻是進退兩難,跟風搞網站,網站研發倒是好說,可是巨額的廣告費用的確不是此時的戀家地產可以承受的,不跟風的話,又怕被前麵的九日·鄰家地產以及中元地產遠遠的甩在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