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30章 王府(4)(1 / 2)

書房裏盡是位高權重之人,太子、獻王、醇王、程燁,單親王就有四位。其餘還有戶部尚書李良簡,侍郎二人,工部尚書範星洋,侍郎二人,司禮監提督太監沈繪青,內閣大學士白溪岩等人。

屋裏皆是品級頗高的官員,這種場景也難得一見,皇帝麵色不善,端起桌上的冷茶緩緩喝了一口,又重重放下,“砰”的一聲巨響。

“去年西南直隸洪水泛濫,茶葉和糧食收成不佳,稅收也受到影響,但靖安親王用了最快的速度安定局勢,讓百姓不至於流離失所,凍餓而死,”皇帝從書桌後走下來,“即便如此,朝中也有人上書彈劾,可天災不可預見,不可阻止,隻能亡羊補牢。東南直隸呢,災情卻拖到現在,上上下下蛇鼠一窩,真是爛到骨子裏!”

他怒氣衝衝地把奏折扔在地上:“洪水泛濫,瘟疫流行,饑荒遍地,百姓易子而食。東南直隸布政使玩忽職守,遇此災情卻粉飾太平,如今百姓家破人亡,流民生亂,人口大減,國庫收入受到影響,這難道隻是罷免東南直隸官員,三司會審就能解決的嗎!”

獻王躬身上前:“父皇息怒,眼下最重要的是賑災平亂,防止更大損失。”

皇帝花白的胡須氣得都在抖動,聽了獻王的話他稍微平靜下來,隨手一指:“你說怎麼辦。”

獻王躬身:“回父皇的話,一是就近調兵平亂,二是開倉放糧,東南直隸無糧可放,就從周圍幾省調糧,三是要治療瘟疫,不使瘟疫再度擴散,因此要派官兵以村落為單位,限製百姓外出,加派郎中過去行醫治病,減少百姓死亡。此三者隻要能做到其中兩條,東南直隸的問題就可迎刃而解。”

皇帝思索片刻,無奈地歎口氣:“獻王的話沒什麼問題,但你們都回去再想想,先下去吧。”

一群人正準備告退,但皇帝又道:“靖安親王,李良簡,範星洋留下。”

諸皇子們一愣,但還是出了門,門外的奴才把門輕輕關上,外麵已經夜色如墨。

“你們怎麼說?”

程燁一直沒說話,他對西南直隸外事務的態度都是沉默,直到現在見皇帝目光轉向他才開口:“陛下,獻王的話毫無問題,隻是……”

他看向李良簡:“東南直隸遭此重災,而周邊省份去年的稅收和前年基本持平,如果從周邊省份調糧,那周邊省份的百姓今年該怎麼辦?可見賑災的錢糧不能大部分由周邊省份承擔,隻能由朝廷來出,所以問題在於國庫裏還有沒有錢糧。至於治療疫病的郎中和藥材,倒是可以從周邊省份來買,朝廷這邊隻需要太醫院提供藥方即可。”

內閣大學士的票擬大約也是這個意思,但內閣大學士們說的更細致,並且還提到了其他問題與隱患,這些問題程燁心裏有數,但他沒有開口。

其實也就是像西南直隸想一勞永逸地解決水患一樣,災情過後,東南直隸也需要思考是否興修和加固水利設施的問題。

皇帝沉默片刻:“那調兵平亂呢?”

程燁道:“陛下,騷亂是由流民引起,也隻是落草為寇,而騷亂的理由無非是缺衣少食、極度貧困,實屬無奈之舉。他們並非外敵入侵,也並非大軍叛亂,自己兵士的武器對準手無寸鐵、麵黃肌瘦的難民,想必您也於心不忍。隻要官兵們帶著糧食過去,開棚施粥,難民有飯吃,亂象就會平息,不用動一刀一槍。此是應對難民,但也要防止□□與外敵趁虛而入,無組織的流民見了糧食會立刻停止作亂,而對散播謠言汙蔑朝廷、違抗法紀不聽命令的要嚴加審問懲處,恩威並施,局勢才會盡快穩住,也有利於以後的穩定。解決了眼前的問題,才能考慮以後啊。”

皇帝又道:“以後還能有什麼問題?”

程燁遲疑了,皇帝瞧他一眼:“你向來直接,怎麼今天吞吞吐吐的,說吧,朕不生氣。”

聽到這句話,程燁才開口:“東南直隸興修水利,和罷免東南直隸後該任命誰繼任的問題。”

“你不建議立刻罷免?”

程燁道:“回陛下,東南直隸現下成了這副爛攤子,派新官上任恐怕不能服眾,而現在的官員們知道自己恐怕人頭不保,為了將功折罪,必然盡心盡力。按理說,東南直隸每年花的錢不少,卻有如此重大的災情,說明此地官員欺上瞞下,貪汙巨額銀兩,因此雖不派新官上任,也要派官員過去監督。除了監督官員們賑災之外,也要清查被貪汙的銀兩,地方上官員、巨商往往沆瀣一氣,但隻要他們發覺自己有性命之憂,就一定會把錢吐出來,他們出了錢,也能緩解朝廷的壓力。”

錢糧之事跟李良簡有關係,聽了程燁的話他上前一步:“是啊,陛下,國庫現在並不充裕,去年開支比稅收足足多出五百萬兩,此時連賑災都不夠用。”

皇帝氣消了不少,聽了李良簡的話,他又歎口氣:“朕何嚐不知,我大盛朝立國不過數十年,起初外有持續數年的邊境戰爭,內有各地災情不斷,和平不過二十年,國庫空虛,哪有這麼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