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湘湘站上了台,她深深的呼吸了一口台上的空氣。
特別清新。
比底下憋悶汙濁的空氣要舒服多了。
今天來參加表彰大會的人不算少,起碼有十來個,加上縣裏各個公社的代表,湊在這比教室大不了多少的會議廳裏,便更顯得空間狹小了。
表彰的人不少。
但是真能夠在台上發言的被表彰人士也就童湘湘一個。
原因不過權衡利弊之下她最合適。
最突出的一點,是她識字。
而且年紀夠小,救的人夠多,事跡夠代表性,以及童湘湘作為婦女的身份更加合適這個講究正確的年代。
清涼的微風拂麵而來,童湘湘更是神清氣爽。
她把童向華給她準備的稿子扣在了演講台上,擺正了話筒。
黑壓壓的人群聚精會神地看著她。
現在可沒有人敢在會議上睡覺,打個馬虎眼都要小心,不然誰能保自己不被扣帽子呢?
童湘湘沒有太離經叛道,她先是對著童向華寫的稿子半背半念,說了半截。
三句話不離——
“主席同誌曾經說過——”
“我們在主席同誌的教導下——”
總結起來就是為了更好更美的新生活,緊密團結在紅旗下,繼續發揚偉人、鐵人精神。
因此,她,童湘湘,不怕苦不怕難,和社員群眾齊心協力,共度難關。
一通偉光正的話,說得底下的觀眾不敢不聽,又有些聽不進去。
她話鋒突然一轉:“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隻待我們從頭越。為了度過難關,公社幹部勞心竭力,為我們大隊部尋找到了一條光明的新出路。”
“公社全力支持我們大隊學習先進大隊的經驗,創辦社隊企業。可惜我們公社沒有別的手藝,隻能夠繼承老輩子的手藝,做米花糖。”
“米花糖的做法都是祖傳的老手藝,我們用的是麥芽糖,但是預備在發展起來之後用更好更白的蔗糖。米花是自己田裏的打的米,放到豬油和菜油混了的油鍋裏炸開。用兩種油既不會那麼膩,口味也更好。”
她說到這裏,好像自己也有點饞,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本來看她年紀就小的一群幹部都善意地笑了笑。
心裏頭也記下來了這個稀奇古怪的米花糖廠。
“我堅信,在紅旗的引導下,在公社幹部的帶領下,我們的米花糖廠一定會越來越好,大隊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人民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中插一段廣告,她又撿起稿子來說了個結尾。
劉書記感受到四周矚目的目光。
老臉都紅了。
這孩子,怎麼這麼會說話呢?
明明這是他們大隊部自己的主意,怎麼就成了公社幹部的功績?
不過,好像也沒的錯,他們公社的領導肯定是缺不了的。
童三叔爺要是在這裏,準得告訴劉書記,他這是多想了。
童湘湘,這就是抓著一切機會在打廣告呢。
這會兒是膽大包天地把廣告打到縣政府裏麵來了。
童湘湘的推銷做得挺到位。
散會之後,童湘湘就被一個拿著本子帶著眼鏡的小年輕給追上了。
“那個龍門米花糖真有那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