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吳三的一番經曆十分離奇,對於易安生這種異界人士來說有著難以企及的意義。
雖然書中大多都是神誌不清後所寫的胡言亂語,但是也向易安生普及了不少怪異常識。
至於能信幾分,則是需要易安生自己來提煉、總結。
此時易安生還在不停回憶著書中內容:“吳三二十歲開始訪山尋道,運氣不好還愛湊熱鬧,二十年來曆經磨難,才觸及到修行一途的底層峭壁。”
“等四十一歲正式踏入修行,修的也是一些旁門左道,江湖騙術。”
“即便如此,二十年的摸爬滾打,像易安生描繪了一個怪異叢生的世界。”
“文中的修行境界,也印證了易安生的猜測。”
“想要跳脫出塵世得以永生,必生怪異。”
“隻要取其修行一事,無論師承何門何派,觸及何等功法,都離不開‘攝入’二字。”
“由於門派不同,所修路數不同,墮落時長也不同,付出的代價更不同。”
“文中有雲:道佛二者,修入世救俗法門,代價輕,誘惑少,故為正統。”
“繼而四閣:稟氣運官道,邪祟難以侵蝕,雖不能長生,但少有半路夭折者。”
“後為三十六院:除魔衛道,誘惑、接觸甚廣,吉凶參半故為中庸。”
“除卻其三,其餘道統駁雜難分,多數為旁門左道,勢力遍布涵蓋其廣,行事作風憑自己喜好,善惡難辨。”
想到這裏,易安生腦中又浮現出典籍內出現過的一些勢力稱呼,大多都為傳說,接觸不到。
“一道十二門,多為隱居山穀的密.宗,居仙家福地。”
“二佛三千寺,禪境通幽,古刹千載。廣布於俗世聖地。”
“天下四閣,武道通天,如神機閣一般傳世千年,雖超脫世俗,卻寄生於凡俗,根深蒂固無人敢小覷。”
“其中還有一閣名為【九黎宗】,雖然納入四閣之中,行事作風邪氣凜然,任有官運護體,但睚眥必報,臭名昭著。”
“最普遍的勢力當屬於旁門左道,門派洞府藏身於十萬大山之中不可見,門人遍布天下,如蟻巢般混雜。”
易安生想著在鬧市中的神機閣行事如此暴力,想來九黎宗也不是什麼好鳥,有可能還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這光怪陸離的世界,真讓人頭大啊”
基本捋清修真信息之後,易安生整個人都不好了。
同時也將目光鎖定了“金蟬蛻”那頁,鎮虎拳是不能練了,這頁功法,到底是練不練?
易安生陷入了沉思。
光是殘頁的信息,以及對神智的影響,這逆天改命的功法,擺明就是一個陷阱。
不要說是修煉了,看一眼都心生恐怖。
如果說還有什麼功法的話,易安生看到這樣的功法,直接一把火就給燒了,害人又害己。
但是很明顯,沒有!而且這個世界不想前世一樣和平,氣數將近的王朝就算了,更讓人害怕的是那些吃人不吐骨頭的妖魔鬼怪,以及一著不慎就會墮落異化的存在。
光是存活下去就不容易,還要麵臨一些完全無法抵擋的詭異。
“一次兩次運氣好,說不定就避開了,但是人生還長,誰能知道下一次遇到的是疾病還是死亡。”
“生活在殘酷世界中的他,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一個存在,在這個世界你沒有實力,隻會淪為他人墊腳石,如同砧板上的肉,隻有現在切和待會切兩種選擇。沒有任何抵抗的能力,輕易就會被捏得粉碎。”
“和平時代亦是如此,倘若我不修行,不拚死一搏,恐怖與羔羊無異。”
“或許以後會遇到更好的功法,但是任有代價產生,何況遇到金手指的時候就已經有了。”
“而且托金手指的福,前八式中七式都能修煉,最後一式才會死亡。隻要不修必死一式,前七式就沒有任何風險存在。”
“倘若真的太過於詭異的話,不修也沒什麼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