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第37章 轉班(1 / 2)

作為母親,方瑜還是希望給女兒最好的,她將雪兒送進了私立初中。

這是一所區內排名靠前的名校,位於市裏的新開發區。學校占地麵積近百畝,有室內排球、籃球、乒乓球場,遊泳池,中西餐廳,科學實驗基地,航模訓練區。

每年有十套校服,量身定做,入校統一著裝。男孩子白襯衫紮領帶,長短各兩件,西服兩套,羽絨服和運動服各兩套,可以換著穿。學校提供免費的幹洗服務,學生隻需要把衣服折疊好,裝進統一的袋子裏,放學後,放在課桌上,就會有生活阿姨幫著拿去幹洗房,第二天,幹淨的校服就會出現在孩子的桌子上。

校服不僅避免了學生之間的攀比,也是身份的象征。這所學校的孩子走在街上,人們總會多看幾眼,那些都是這所城市裏最優秀的學生,家長們也會因為孩子在這所學校讀書而覺得臉上很有麵子。因此,盡管學費很貴,隻要考上,擠破頭也要讓孩子進去。

不僅是校服,學校的飯菜也是三星級廚師主廚,每天變著花樣地給孩子做好吃,每周五還有一次自助餐,票選出孩子們最喜歡的食物製作。學校的宿舍是四人間的,分書房和臥室,每個宿舍有獨立的衛生間,還有一個大陽台,陽台上還有一套桌椅,供孩子們坐下來聊天,休息,盡管每天休閑的時間並不多。

作為影響力最大的私立初中,每年都會獨立地進行招生考試,招收的學生自然也是各個學校的尖子生。為了招收最聰明的孩子,他們往往出許多“偏怪難”的題目,家長為了孩子可以進這所學校,就拚命地“雞娃”,報各種超前學習的培訓班,搞得家長哀聲哉道。

學校的孩子有通過考試考上的,當然也有托關係、花大價錢進來的,比如雪兒。

她還記得第一次上化學課的情形,老師問了一句大家知道化學元素周期表嗎?正當雪兒還在思考那是什麼的時候,班上已經有許多孩子舉起手,老師挑選了其中一個女孩子,那是一個個頭小小,戴著眼鏡的女孩子,她站起來,流利地背誦出了所有。

老師滿意地讓她坐下。這是第一次上化學學課啊,這些孩子要內卷到什麼程度。

老師在課本的基礎之上,每節課都會增加一些難度,同學們也都能夠接受,但雪兒連最基本的東西都學得相當吃力。

不僅是化學課,其他科目也是一樣,雪兒很懷疑這些人在小學的時候究竟學了多少東西。

她每天都過得渾渾噩噩。這樣的生活,她堅持了兩個星期,感覺自己就像行屍走肉一般。下課的時候,她本想找同學請教,卻發現下課的時間非常短暫,自習課又不能說話,晚上回宿舍,大家也都很緊張,匆忙收拾了就休息了。

看著堆積如山的作業,她想拿別人的來抄,但別人不借給她。因此,幾天之後,好幾科的老師都找她談話,說她的作業寫得太差勁兒了,還要跟家長聯係。

雪兒聽得心虛,她把自己在學校的遭遇告訴了媽媽。方瑜很焦慮,隻好到學校找老師。去之前,她聽其他家長的話,給每個老師精心準備了小禮物,但她的算盤打錯了,這個學校的老師工資是很高的,比起收下她微不足道的禮物,他們更願意看到班上每個孩子成績優秀。因為學校每次考試都要排名,考得差的孩子自然會影響到全班的平均分,誰都不想落後。

想和老師搞好關係無果,方瑜茶不思,飯不想,生怕雪兒在班上受苦。

卻沒想到,過了幾日,班主任主動找她談話,她說雪兒如果一直這樣下去,也學不到什麼東西,不如去一個節奏慢一點的班級。實際上是因為雪兒的成績太差,導致他們班的平均成績在年級15個班級排名倒數第七,如果去掉雪兒的成績,就能進正數前五,希望雪兒媽媽可以盡快想辦法,不要扯班級後腿。

她還悄悄地給雪兒媽媽支了一個招,讓她去找校長,把孩子轉到特長班去。

學校有一個樂團班,主要是西洋弦樂,如大提琴,小提琴,單簧管等等。因為需要經常排練,所以參加樂團的孩子就分在一個班級裏。又因為他們都是靠藝術特長進的學校,所以文化課就差一點,老師的進度也很慢。

作為孩子的媽媽,方瑜不是沒有聽說過這個班,自己也曾試圖讓雪兒考進特長班,但她隻會舞蹈和簡單的鋼琴,人家也不招收這些特長,索性就放棄了。如今看著女兒痛苦的樣子,就又想起這件事。之前是沒有進入這所學校,如今進來了,在校內調班會相對容易一點。

然而,事情沒有那麼簡單,這位班主任早就防著其他班級的老師有這一手,把學習不好的孩子想辦法塞進她的班級裏,本來他們班的文化課已經在年級墊底了,不能再淪為差生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