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22章 022(2 / 2)

要是有玻璃瓶,將糖水桃裝進去儲存,就是日後的桃罐頭了。

小孩子都喜歡吃甜甜的東西,小滿應該會喜歡吧?

她將糖水桃倒進木盆裏蓋上蓋,吊進井裏等著放涼。

半個時辰後,再吊上來時,糖水桃已被井水澎的沁涼,而自家門前那條道上,還不見黃大娘和小滿的影子。

她將糖水桃分一小半出來,其餘的分別倒進六個碗,裝進一個掉了拎手的陳舊飯屜裏,小心翼翼抱著出了門。

那夜朱二郎和王氏被送官,這是同村村民幫的她。再加上眾多人不明就裏、眾口鑠金,把朱二郎夥同王氏要偷小滿的傳言做成了真相。那兩個人被關押進去,她才能稍微喘一口氣。

她現下一窮二白,可謝意不能少,送些吃食,也能讓鄰人知道她不是白眼狼。

最後送到的是肖家。

正值晌午飯時,裏正一家四代聚在堂屋用飯。鄉下人嗓門大,聲音徑直傳出門外,說的是今年的收成,討論下一年種些什麼更合算。

她如今要避嫌,不好進去,便站在院門口一連幾聲咳嗽,終於將肖阿嬸咳出來。

她將感謝的話又說過一回,肖阿嬸客氣了一番,收下糖水桃,喚了自家兒媳出來先端進去,自己則將陶蓁往外頭送了一截。

肖阿嬸關心她的親事:“我知你正因此事頭疼,可事情總要解決,總不能真的等官媒帶著衙役上門。那時候再想法子,可就真來不及。嬸子有個主意,算是條路,你先想一想……”

陶蓁垂眼盯著腳尖,等著肖阿嬸繼續往下說。

這婦人卻一時有些為難,好半晌才續道:“要實在沒路走,你不如來肖家吧。”

陶蓁一時未反應過來。

肖家隻有一個肖大郎,已經成親產子,還有什麼正值適婚年齡的娃兒?

她近來和肖家是走的近,尤其是和裏正。該不會是……她怔怔望著肖阿嬸,這婦人也太大方,該不會想讓她給裏正當……妾?

“你來我肖家,就做大郎的平妻,我們拿你當自家人,絕不會讓你受委屈。杏花性子又好,也是善良人,她不會為難你……”

她的話剛說到這裏,便聞“撲哧”一聲,陶蓁已捂了臉背身,肩膀劇烈顫抖。

肖阿嬸著了急,連忙道:“就隻當成一條退路。時間緊急,萬一你尋不到合適的人,來肖家,總比去那些……”

她正說著,再轉過去,才瞧見陶蓁竟是捂著嘴笑出了淚。

“這孩子,嚇我一大跳。”肖阿嬸嗔怪道。

陶蓁抹去眼角清淚,收去自己內心齷齪心思。想了想,正色道:“阿嬸莫擔心,其他的路我都不走。這親事,我自己有辦法。”

莫說給人當妾,便是盲婚啞嫁給人當正妻,她也是一點都不願。

可現下,最緊急的就是要先見著官媒。

今日她才知道官媒為何不常在衙門露麵。那是遭遇強配姻緣的受害者常要去衙門尋她們,她們要敢輕易露頭,指不定就要被打成豬頭。

她不能再被動等待,她得主動出擊。

“阿嬸曾提及,識得鄰村那個想要娶我的光棍老漢?”她問。

肖阿嬸忙點點頭,“他已經四處籌了二十兩銀子交給了張官媒,隻等著日子到了就上門領人。年輕時好賭好酒敗光了田產,現下隻有一間茅草屋,窮的叮當響,都五十幾了還靠偷雞摸狗度日。”

陶蓁湊過去低聲道:“求阿嬸或阿叔這兩日就去見一見那光棍漢,就說從我口中得知,張官媒實際上收了兩家錢,給我另外配了一個人。那人就在衙門裏當雜役,會念兩首小詩,我滿意的不得了,整日去衙門口等著見他。”

肖阿嬸當了真:“真的?那人在衙門當雜役?家中還有些什麼人?可有田產房屋?”

陶蓁笑道:“假的,隻是借口。阿嬸就把我方才的話告訴他。一定要攛掇他,若他不揪著官媒來衙門口尋我問清楚,那二十兩銀子就要打水漂。”

那光棍漢既然已和張官媒達成了一致,自然知道去哪裏尋那婆子。

而她正好在衙門口守株待兔,以逸待勞,等著官媒來尋她。

完美。

肖阿嬸雖不知她究竟有何主意,可自那夜朱二郎從牆頭掉進井裏,就知道她是個有勇有謀的,忙應承,道:“你放心,這件事兒嬸子一定給你辦好。天還早,等吃過晌午飯我就打發你叔走,讓他連夜把話帶到。”

待肖阿嬸送過陶蓁,轉身進了自己家,瞧見自家孫女兒正端著一個瓷碗在舔碗,瞧見她進來,扯著長腔撒嬌:“阿婆,我還要吃……”

肖阿嬸回想起陶蓁拒絕自己提議時的堅決,心中泛起濃濃的惋惜。

可惜了,那般人才,最後不知道要便宜誰家。

作者有話要說:  從今天開始,發文時間暫時固定在早上六點。如果有變動再另行提醒。多謝小可愛們追文,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