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第316章 滅魔(三)(1 / 2)

繼上文,我們繼續,這其中比較常見的罡步有(ps:這一pa和後麵pa都是有關掐訣和步罡的相關知識,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看看,沒興趣的請直接略過):前麵說過,罡法或者說綱法種類繁多,但比較基本的則不過數種。東漢正一盟威道有《三五星綱籙》,其中步罡之法有東南西北中五鬥。以後又推衍出二十八宿罡、日月五星綱等。這些都是比較基本的常用的綱法。鬥罡中最基本的一種稱為北鬥玄樞罡。罡圖隻有北鬥七星。正步時以星名為步跡之名,轉身返回時以星君名為步跡之名。二十八宿罡象徵天上的二十八宿--古代中國分天宇為二十八個不等的區域,以相應的星宿標識,稱二十八宿,它們是整個天宇的代表,步之象徵著旋鬥曆箕,躡行周天。

步罡的基本功能是象徵飛行九天,以及禁製外物與鬼神。罡,又稱為天綱地紀,所以步罡的第一個功能就是依圖步之,更認為已經升九天、過九州,巡曆天下,飛行於仙境。其中比較基本的有河圖大豁落鬥,簡稱為豁落鬥。實際上它就是原來的北鬥罡,北鬥七星加上輔弼二星作罡圖,但采取河圖及所列後天卦位為規範。分冬至後和夏至後用兩種。前者從坎卦起,步至離位;後者從離卦起,步至坎位。河圖九數代表天上九個區域,或九個星宿,凡天英(坎一)、天任(坤二)、天柱(震三)、天心(巽四)、天禽(中五)、天輔(乾六)、天衝(兌七)、天芮(艮八)、天逢(離九)。

步時念咒,依次點明所步方位、象徵意義,以及威力所在。比如冬至後步時用咒雲:「鬥要妙兮十二辰,乘天罡兮威武陳,氣仿佛兮如浮雲。七星動兮上應天,知變化兮有吉凶。入鬥宿兮過天關,步六律(按:指音律。古人認為音律與天地運行節律相通,步六律指步伐踩著音律的節奏。)兮持甲乙(按:指天幹,也即時間的變化。)。履天英兮登天任,清冷淵兮可陸沉。倚天柱兮擁天心,從此度兮登天禽。過天輔兮望天衝,入天芮兮出天逢。鬥道通兮剛柔濟,添福祿兮留後世。入窈冥兮千百歲。一陽之後步相隨,豁落神兮除百魅,入在鬥口萬邪避。急急如律令攝。」

從這一咒語中我們可以揣見步這罡主要是表示在天上飛行,而且具有消災避邪的種種超自然功能。它和二十八宿罡、日月五星罡等,都表示天上的某一區域或者仙境天府,所以步時都要存想這些場景。比如有一種星珠熠耀罡,有兩種罡法,一式有八步,一式有三步。道士上香時每要步此。步時念咒:「玉清敕素,大梵分靈。元罡流演,星珠冠周。急急如律令敕。」並要存想三境。三境,指玉清、上清、太清境,係三清尊神所居之境。步罡咒中已經點明道士點香燭時等於是將天上的星光移來凡間,那靠的就是步這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