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二十五章 王瓊的險忮(1 / 2)

而正當這位聖天子陷入迷惘,意誌逐漸沉淪的時候,黃錦突然小聲的提醒道:“陛下!謝大人還……”

不止是黃錦,滿朝文武大臣此時都皺眉不已,因為謝首輔在跪地辭謝後朱厚熜遲遲出聲,導致這位可憐的老首輔大人作聲不得,一直跪在冰冷的地板上。

聖天子的每一個言行都會傳達出一個信號,不少有心人已經在惡意揣測陛下是否對這位新任首輔大人感到不滿,因此才會當眾給他一個下馬威?

“唔,愛卿快快請起,朕剛剛思考入神了。”朱厚熜在黃錦的提醒下,迅速反應了過來,急忙出言道。

“陛下,老臣聽聞日講已推遲多日,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美,陛下正值誌學之年,應以學業為主!”謝遷起身後,緩緩說道。

對於剛才朱厚熜“走神”之事隻字未提,他不願去深究,不願再去理會那些沒必要的勾心鬥角,他此次回京需要做的事隻有一件,便是輔政,輔佐教導朱厚熜,至於其他的,萬物於我何加焉?

回過神來的朱厚熜不得不收斂了思緒,將迷茫與低落深藏於心,集中注意力到眼前的朝議上。

謝遷的話無非就是督促自己勤奮學習,繼續參與日講,於是他立即回應道:“準。”

待謝遷回列後,吏部尚書喬宇出列上奏道:“陛下,補行殿試定於後日在奉天殿舉行。”

唔,終於可以見一見吾的“改革先鋒”了啊!

此時的桂蕚已經在河北邯鄲的成安縣做了很久的縣令了,而且政績頗為出彩,按照史載很快就會被擢升為南京刑部主事。

如若自己橫插一手將桂蕚提拔到朝廷中央,那這兩兄弟是不是能提前來一場宿命中的相遇?

朱厚熜越想越覺得此事極有意思,一想到張、桂兩個命中注定的“好基友”在雙雙經曆了社會的毒打後,相遇時秉燭夜談抱頭痛哭的場景,他原本壓抑的內心也不由輕鬆了許多,微笑著回應道:“可。”

“陛下,前日蒙古小王子進犯我甘肅莊浪,雖已被守軍擊退,但不可不防啊!臣請擇一賢才鎮守三邊,總督三邊軍務!”右側兵部尚書王瓊出列上奏道。

三邊就是陝西三邊,包括陝西、甘肅、寧夏,延綏(音同隨),其大致範圍相當於三國時期的幽州、並州、涼州等地。

王瓊一發話,朱厚熜也不得不振作精神認真思考,無他,這是一位牛人啊,與於謙、張居正並稱為“明代三重臣”的大牛。

他主要的功績便是治理漕運,平定叛亂和加強邊防,執掌兵部數十載。而且最關鍵的是,此人與楊廷和代表的文臣集團有仇啊!

兩人之間的仇恨說起來還是王瓊的性格造成的,這是一個圓滑識時務的人,或者換言之是一個為仕途高升而不擇手段的人。

他善於結交權貴,為了一展抱負選擇巴結侍奉錢寧、江彬二人,因此得以在正德年間青雲直上,步步高升。

而身為我們好人首領的楊廷和對於這種奸佞小人自然極為看不順眼,更何況王瓊還通過錢、江二人的力量大肆鏟除異己,楊大牛自然更加視他為仇寇了。

王瓊一生最大的敗筆,飽受世人詬病的便是中傷陷害了忠良之臣彭澤,導致其被削官為民,而僅僅是為了兵部尚書之位。

果然後世給他評價為“險忮(音同誌)”不無道理啊,陰險忌刻!

這老東西焉壞焉壞的,朱厚熜忍不住摸著下巴思索著。

他出此言的目的無非是想給自己找一個政治盟友,朱厚熜知道他這是著急了,因為最近彈劾他的奏折也不少,錢寧、江彬二人都倒台了,還有這個“文臣恥辱”屹立朝堂,楊廷和自然不會放過!不過仔細想想這可是大好事啊!

雖然楊廷和已經被自己逐出了內閣,但每次他開小會議,除了王瓊這個兵部尚書從不參與外,其餘五部重臣加上諸位內閣大臣,甚至連都察院無不全都前往,不難看出其遺留的恐怖政治影響力!

雖然楊廷和是一心為國,但帝王不需要鐵板一塊的朝堂!不需要能號令群臣的宰輔!這樣隻會令他寢食難安!

便宜孫子萬曆皇帝便是因為張居正在位極人臣首輔之位後,勾結馮保獨攬大權,將宰相三權徹底掌握在自己手中,以至於形成了一個“小朝廷”,徹底架空了皇權。

甚至張居正麵對群臣稱讚他為伊尹時都不出言反駁,這就過分了啊!

伊尹何人?自商湯始、至沃丁終,曆任商朝五代的天下賢相,集卓越的醫術、廚藝、軍事能力、政治能力於一身的大牛人。

況且他做過一件喪心病狂的事情在商朝第四位大王太甲即位後,僅僅太甲因為不遵從他的執政方針,他便將太甲放逐至成湯的墓地,自己與諸大臣共和執政!

張居正自比為伊尹,除了對自己的功績感到驕傲外,恐怕已經未將萬曆皇帝放在眼裏了吧!